多晶硅采购战略是光伏生产商运营的重要方面。运用正确便会成为能生产出高质量硅片和性能优越的组件的低成本组件供应商。运用失误则最终可能会像Q-Cells那样濒临破产。
尽管Q-Cells的财务状况恶化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根本性问题在被长期供应合同套牢后便已注定,业内称其为多晶硅LTA(长期合同协议),当时多晶硅处于慢性供应短缺,价格达到最高点。
但如我们所知,高涨却无法维持的价格导致了多晶硅产量的扩张,不只包括历史上少数几个巨头(Hemlock、Wacker、MEMC、REC等),还包括财政状况良好的GCL-Poly、OCI、LDKSolar等新实体。
尽管在现货价格低于每千克50美元时为多晶硅支付每千克30美元的价格似乎很不理智,但五年前却不是这样,当时多晶硅现货价格为每千克400美元,供应的产品几乎不看质量如何。当时签订长期合同并以每千克50美元的价格进行交易似乎很划算,但光伏行业经过多晶硅市场的动荡尝到了不少苦头。
但是据IHSiSuppli称,多晶硅采购方面的业务决定还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尽管价格低于每千克30美元并且未来几年内不用担心原材料短缺。
该市场调研公司希望整个行业更明智一些,摒除多晶硅采购方面的风险,该公司表示已经开发出一种“IHSiSuppli多晶硅价格指数”(IPPI)形式的解决方案。
据这家市场调研公司称:“IPPI将根据LTA和现货价格、生产的原料质量以及产地、交易大小和条款等其它可变因素加以划分。数据的收集是通过买家和供应商调查进行,所提供的信息可显示覆盖每月整个市场上45%交易量的加权平均数。”
IPPI类型的机制肯定有一定道理,但也许它还需要应用于价值链上的下游流程,特别是多晶和准单晶太阳能硅片。
现在很奇怪的是从单块硅锭上切下的太阳能硅片的销售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质量根据硅锭的产地不同会出现1%的转换效率的差异。为硅片应用IPPI形式的机制对于需要迅速发展的部分价值链来说是极大的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