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利率市场化终于启动。与此同时,一场利率战也已在各银行中间揭幕。分析人士称,不同的定价能力将加快银行阵营的分化。
央行日前决定,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央行宣布降息之后,各大小银行纷纷于6月8日和9日在网站上挂出调整后新的存贷款利率。从各行公布的利率来看,定期存款利率已分化出几个阵营,其中以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调整力度最为明显,而五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的报价优惠最小。不过,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却似乎又有不同的策略。
银行阵营加快分化
一家总部位于广东的城商行高层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表示,央行此次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下限,正是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举措。这种市场化初探要求银行对定价和风险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对不同银行的利润影响不尽相同,具体要看各家银行的存款和贷款结构以及业务结构。
由此,各家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调整水平会呈现出分化水平。比如,某些银行的存贷比低,并不缺少存款,则或对存款利率的上调需求并不大。以珠海华润银行为例,截至2011年末,其存贷比仅32.63%。在本次降息后,该行所有存款利率均按基准利率执行。
根据各行公告,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和交行五大行最新的存款利率报价保持一致。其中,二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按本次降息后的央行基准利率执行,而三个月、半年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较基准利率有所上浮,但并未达到基准利率上浮10%的上限水平。以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为例,五大行均报价3.5%,较本次降息后的基准利率3.25%上浮7.7%。与五大行报价保持一致的还有部分股份制银行,如招行、浦发、民生和光大银行(2.81,0.01,0.36%)(微博)。
相比起来,华夏、深发展、兴业和广发等股份制银行的报价稍显进取,除二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按央行基准利率执行外,三个月、半年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按央行基准利率1.1倍的上限执行。
而报价水平最高的属城商行和农商行阵营。根据本报不完全统计,多家城商行和农商行宣布各类存款利率统一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的标准执行。
广东某家城商行总行内部人士对本报表示,总体来说,城商行和农商行按存款利率上限定价的力度会更大一些,因为其受到市场竞争和客户流失的威胁性更大,为拓展业务,需给客户更大优惠。比如广东华兴银行,其前身为汕头商业银行,网点均分布在汕头,去年重组后,目前对外扩张仅设有广州分行,其扩大客户资源的冲动更为明显。
外资行别有“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中资银行,部分外资银行也敲响了利率市场化的战鼓;且与中资银行中小银行比较“激进”的趋势有所不同的是,外资银行中,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的恒生、星展、华侨、大华等银行均严格按照央行下调后的存款基准利率定价,反而是外资大行花旗、汇丰显得较为“敏感”,活期及各期限定存利率均有上浮,上浮比例与五大行相同。
为何外资行会出现相反趋势?某外资银行上海分行高管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外资银行网点稀缺,在零售业务上,只有最大的几间外资行才相对有能力通过一般存款业务吸储。对于中小外资行而言,他们不得不绕道财富管理业务吸收存款,因此,外资行打“利率战”的热情不及中资银行。
该人士同时表示,对于高净值客户,外资行会有全系产品配套服务,包括贷款利率的触底下浮和存款利率的封顶上浮。因此,即使公布的普通存款利率为基准利率,那些中小外资行仍会选择性地给重要客户以最优惠存款利率。
不同金额差别对待
本报还注意到,过去除了“大额协议存款”外,银行对于存款的定价仅参考定活期种类和存款期限,此次利率调整后,银行开始对金额不同的存款区别定价。
以南京银行(8.42,-0.02,-0.24%)为例,根据其利率公示,该行把普通定存分为“一万元以下”和“一万元及以上”两档,前者仅可享受央行基准利率,而后者则可在前者利率基础上上浮10%。以上两档存款在零存整取、协议存款和通知存款上也享受不同利率定价。
“利率市场化不仅意味着储户可以挑选银行,事实上也意味着银行根据自身策略挑选储户。”某业内人士向本报分析,当利率管制逐渐放开,各家银行的“风格”会逐渐显现,那些专注零售的银行会在小金额存款上更多让利,而那些强于对公业务、拥有庞大网点的银行则可能拥有更大的息差自主权。
他称,眼下的理财产品和票据市场都是相对市场化的,不同的金额对应的往往是不同的收益率或贴现率,大金额具有更大议价权。他预计,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后,不同存款金额对应不同利率的情况或将更为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