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不断敲响警钟,但目前市场的恐惧已不仅局限于欧洲债务危机、美国和日本经济复苏止步不前,最让市场感到恐惧的是,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似乎也已经光芒不再。
一方面受到发达经济体需求放缓的拖累,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又问题重重——亚非拉的决策者们并不比欧美国家领导人轻松。
巴西央行周三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历史最低的8%,而进一步降息的大门也继续敞开。而韩国央行周四也加入了全球央行集体宽松的大潮,意外地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是该行2009年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行动。
但糟糕的是,与2009年全球政府联合救市相比,这一次的全球大救援恐将难上加难。
韩国巴西加入全球央行“宽松潮”
韩国央行周四将基准利率从3.25%下调至3%。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Kim Choong-soo)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地方性GDP缺口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负值。此次韩国央行降息是为了应对短期的经济下行风险。”
此次降息在多数分析师的预料之外,在路透此前对26位分析师的调查中,只有3位预测到韩国央行的降息行动。彭博此前调研的结果也显示,16名分析师中只有2名预计该行降息。
与三年多来首次行动的韩国央行不同的是,巴西央行已连续第8次降息,也是今年以来第5次降息。
为了提振疲弱的经济增长,巴西央行周三宣布再次降息50个基点至历史最低的8%,并将进一步降息大门继续敞开。
作为全球第二大新兴市场,巴西政府年初曾预测该国今年经济增长4.5%,但7月9日,巴西央行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下调到了2.01%。但各大金融机构还在不断大幅下调对巴西经济的预期,瑞信上个月刚刚将巴西经济增长下调至1.5%。
对于韩国和巴西的降息,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驻伦敦的汇市策略师劳伦斯(Christian Lawrence)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表示:“韩国央行降息实属意外。疲弱的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速是降息决定的主要驱动因素,而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整个亚洲地区经济快速下滑的担忧。”同时,劳伦斯认为,巴西央行将会继续维持鸽派态度,预计该行今年还会降息50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意外降息与巴西如此快速和频繁的降息都是罕见的,这似乎表明欧美发达经济体的颓势已经开始显著拖累到新兴国家。为应对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持续加大对国内宏观经济的调控,确保今年经济能够平稳增长。
欧洲、英国、中国和丹麦央行上周四不约而同地推出进一步宽松政策,除英国外其他央行均选择降息,丹麦央行甚至将存款利率下调至-0.2%,首先步入负利率时代。非洲国家肯尼亚也宣布降息。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周四则维持利率不变——因为该国利率已低到无法再降。日本央行当天宣布维持0~0.1%的基准利率不变,并保持总额70万亿日元资产购买计划和借贷计划总规模不变。但该行将2012/2013财年GDP的增长预期从4月的2.3%下调至2.2%,维持对2013/2014财年1.7%的GDP增长预期不变。
不过,投资者翘首以盼的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却迟迟不来,这让市场颇为失望。
这一次与2009年有何不同?
当然,央行降息是把“双刃剑”:市场可以把央行宽松措施解读为刺激经济的利好消息,也可以解读为利空消息——全球经济恶化程度已经超越各国能够容忍的底线。但奇怪的是,随着全球央行联手放松的力度超过市场预期,金融市场似乎更宁愿相信后者。
所有人都记得,2009年各国政府合作救市范围与力度空前,这让国际金融市场从极度恐慌中逐步恢复信心,全球经济从深度衰退中艰难迈上复苏之路。
与2009年相比,这一次有何不同?
首先,全球经济从来没有真正复苏过,但这一次亚洲经济已自身难保,内忧外患。
三年前亚洲经济依然能够强劲增长,并让发达经济体艳羡不已。但三年后的亚洲经济已经明显光芒不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兴市场领军者,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正备受关注和担忧。投资方面,为控制通胀而采取的紧缩政策导致政府投资下降,为了控制房地产泡沫遏制房地产投资的影响也正逐渐突显。需求方面,短期内国内需求难以迅速提振,再加上欧债危机以及国际需求整体减弱。
由于欧债危机影响出口,而国内通胀不断攀升,新加坡第二季度的GDP增长也恐将放缓,预计环比增长仅为2.3%。市场预期新加坡也会加入全球货币宽松的行列。要知道,新加坡2010年经济增速曾达到创纪录的14.7%。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 驻伦敦的资深利率策略师Harvinder Sian认为:“欧债危机拖累全球经济,亚洲亦不能幸免,经济增长会持续放缓,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
第二,全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余地已大幅缩小。
由于2009年的大规模刺激政策,财政负担过重的各国政府目前几乎无一例外地“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被大大提升。但目前发达国家的利率几乎已经降无可降,新兴经济体也依然纠结于通胀与增长的“两难”中,留给各国央行的政策选项已所剩无几。
第三,全球政府协调合作的意愿下降,各自为营。
危机爆发伊始,世界金融系统面临崩溃危险,主要国家决定合作并协调一致,避免全球经济陷入萧条,各国监管者也誓言银行将受到更严格监管。但如今情况正在悄悄变化,一些国家面临沉重的财政压力,另一些则面临着别人没有的国内问题。在充斥着政治选举的2012年,政治不确定性让美国经济可能在2013年面临“财政悬崖”并陷入衰退。欧洲领导人之间的争端也在进一步加剧。
加强金融监管标准化的共识也已消失:欧美之间从信誓旦旦演变为互相指责,各自监管部门抱怨对方没有采取必要措施,从而导致监管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