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海运煤炭网发布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已连续12周下跌,从5月3日的787元下跌了156元,跌幅达到19.82%。煤炭价格的“十二连跌”,使得本已哀鸿遍野的煤炭行业蒙上了一层看不透的阴影。
由于煤炭价格的持续下滑,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开始显现。《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山西省采访时了解到,作为煤炭产能大省,晋煤外运一直受铁路运力不足影响,然而,如今的形势开始发生变化。
虽然同煤集团晋华宫煤矿的李文英书记表示该矿由于煤质优良,不愁销路,生产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但山西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经销商则告诉记者,目前,受煤价下跌及库存增加等各方面影响,山西全境的煤炭产量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中信建投25日发布的报告指出,煤价的下跌,市场的缩小, 直接导致秦皇岛库存的升高, 原本运力不足的大秦线铁路如今却出现了运力富裕。 煤炭大省山西在 6 月份, 铁路日均运煤环比减少 10.7 万吨。进入 7 月,煤炭发运量继续下降,1-10日,日均煤炭运量环 比 下 降 了 9.7%。也是在25日,海通证券[9.49 0.53% 股吧 研报]发布信息称, 因煤价下跌超过预期,且生产成本上升,下半年形势依旧低迷。调低平煤股份[9.26 0.54% 股吧 研报]盈利预测。当日,该只股票价格出现波动。而事实上,上述由于煤炭价格下跌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将随着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继续发酵。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期各大港口煤炭堆积如山,曾经风光无限的煤炭企业如今只能望“煤”兴叹。价格仍未见底,不少人心灰意冷,叹息煤炭“黄金十年”的终结。
不过,煤炭价格的暴跌,则被很多专家与业内认为是煤炭产业的一次改革契机,媒体在关注煤炭企业整合同时,有关“煤电并轨”的呼声此起彼伏。
对于不断出现的煤炭“黄金十年”已经到了拐点的论断,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煤炭行业的前景目前很难确定,说“黄金十年”的终结好像有点过,往下走之后恢复也很快。
与林伯强不同,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认为,在宏观经济形势没有明显好转的背景下,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走低,可能经历3-5年的筑底过程。
“随着进口煤炭量持续增加造成的冲击,在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更加严峻。”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煤炭分析师李朝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建大矿井的投产,加上经济增速放缓而降低对煤炭需求,我国煤炭产能过剩局面已经形成,这种局面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基本上可以说会长期存在。
虽然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使得煤炭企业感到寒意日浓却又无计可施,但对于煤炭大户的电企来说却迎来了难得的改革契机。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战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牛克洪认为,现在煤价下降,合同价与现货价已经拉近了,这时候是取消‘双轨制’比较好的时机。”
但在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研究员李朝林看来,煤价“双轨制”一直“饱受诟病”。 李朝林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煤炭市场开始出现了逆转,必将导致此前实施的行政命令色彩较浓的‘双轨制’自动消失。不过应该考虑借煤炭价格波动顺势改革。
与牛克洪与李朝林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在田伯平看来,煤价如果再经过一段时期的波动回调,市场煤价便完成与合同煤价“接轨”,有关部门应当借此有利时机,顺势推进“两价并轨”,为电价机制改革赢得时间。
在煤炭形势低迷的大背景下,“双轨制”制度将何去何从?是否应该改革?时机是否成熟?对此也有业界权威观察人士表示了忧虑。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首席分析师李俊松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历史上也出现过合同煤高于市场煤的现象,在我看来,未必是最好时机,因为过去一直都是现货高于期货,现在煤炭价格下跌,就要以现货价交易,实属不公平。”有关“煤电并轨”,李俊松认为:“目前倒是一个好的时机,但操作起来相当不易,涉及到各方利益,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电力企业都要处理好,要平衡二者的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很难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