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内,这个朝阳行业犹如过山车,从巅峰一下跌入谷底。如今行业陷入危机,地方政府应该出手相助还是袖手旁观?
“2008年时,我们说国际金融危机对光伏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那时候我们的组件价格在两三美元一瓦,而现在已经降到七八十美分一瓦。”在9月2日举行的第三届地坛论坛之“碳市场与低碳发展专题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高虎表示,“再谈光伏业的产量没有太大意义了,主要还是要说如何应对好当前的双反调查。”
一语成谶。
继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之后,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光伏电池以及其他光伏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对本已处境艰难的中国光伏业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资料显示,目前欧洲是全球光伏产品的最大市场,也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2011年,中国销往欧洲市场的光伏电池板以及零部件(比如电池与硅片)总价值高达210亿欧元(合264.7亿美元),约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60%。
过于依赖海外市场被视为中国光伏业的致命软肋。业内人士就此指出,光伏产业走出危局的根本出路就是尽快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加速消化光伏企业的过剩产能。
而在另一些人士看来,愈演愈烈的光伏业危机恰是推动这个“疾病缠身”的新兴产业实现整合的契机。
在近日举行的第12届中国光伏大会期间,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光伏业的情况是内忧大于外患,光伏危机的根源不在贸易制裁,而在于2010年开始的过度竞争。“当年的投资增速超过了100%,达到150%,供求关系一下子就失衡了,结果导致价格竞争恶性循环。从去年一季度到今年二季度,每个季度的价格下降都在10%~15%。”他说,“没有过度竞争,贸易保护的风声都起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