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业高歌:成为全县第一支柱产业
“发锰财,猛发财”。这是1988年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杨汝岱来秀山视察时对我们提出的希望和鼓励。
秀山县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锰矿是秀山县优势矿种,勘查程度较高,开发利用较好,在全国、重庆市都有较高知名度。锰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锰产业高歌猛进,迅速发展成为全县第一支柱产业。
2000年以前,秀山的锰业属于起步阶段。2001年至2010年,秀山的锰业属于跨越发展阶段。从2001年开始,秀山县委、县政府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确立了“资源开发、电矿结合”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矿产资源,将锰产业作为秀山的第一支柱产业进行培育。
2010年,秀山锰矿开采量从2000年的不足20万吨提升到200万吨;电解金属锰企业从1户发展到18户,产能从2000年的3000吨提升到24.5万吨;硅锰合金产能达到8万吨,锰产业产值达到45.4亿元。 保护环境:聘请18名环保监督员驻厂监督
2001年至2005年期间,是秀山县电解锰行业快速发展时期,全县电解锰生产企业发展至18家,总产能达22.4万吨。自2003年下半年就启动了锰污染治理工作,对11家电解金属锰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4家电解金属锰企业实行停产治理,拉开了锰污染整治工作的序幕。
2004年和2005年,秀山连续两年分别实施“环保整治行动年”和“环保整治续战年”工程,完善环保实绩考核机制,建立环保联席会议制度,试行新型无铬钝化工艺,启动渣场加固防渗和废弃渣场覆土绿化工程,实行排污许可证动态管理,聘请了18名环保监督员驻厂监督。
2005年下半年,国家环保部迅即派出督查组现场督查督办,制定锰污染整治方案,在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地区开展了锰行业污染集中整治行动。整治工作对照国家环保部的验收标准和工作要求,在重庆市环保局的指导下,深入落实整治措施,扎实推进集中整治。经过连续17个月的强力整治,秀山县共投入12000多万元,其中秀山县财政投入了2300多万元。
企业配齐了环保设施,完成了废水、废气、废渣的整治工作,并对企业的厂区环境、管网布置等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和规范,安装了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系统。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秀山县按期完成了锰污染集中整治任务,于2006年12月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和监察部的联合检查验收。 整治成果:“锰业“环境污染整治进行整体摘牌
为进一步规范秀山县矿业秩序,有效遏制无证勘查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2007年10月25日,县整规办对溶溪镇矿区、膏田镇矿区、雅江镇、保安乡(现石堤镇)等非法锰矿开采井口及采石场进行全面打击,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截止11月14日,共炸封非法开采锰矿井口47个,关闭非法采石场14家,炸毁空压机7台、拖拉机2台,拆除工棚26座,截断非法用电线路4970米,查获炸药154公斤、雷管208发、导火线22米、收缴风钻机3台,治安拘留1人,没收非法锰矿158.68吨。
随后,秀山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锰污染治理成果。主要实施了“利剑行动”、“流域负责制度”、“流域停产制度”、“举报奖励制度”。以电解锰、锰矿山、锰粉加工等涉锰行业的整治为重点,严格环境监察执法,按照重庆市政府的要求,切实对全县电解金属锰企业、锰矿山、锰粉加工厂等企业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和执法。重点开展了废气、粉尘、废水、渣场、厂区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环保档案,建立了环保工作制度,开展了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2007年、2008年,秀山县锰污染整治及成果巩固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的督查验收。2011年10月30日,环保部在贵州省松桃县组织召开了湘渝黔“锰三角”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督查工作会,对秀山县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1年12月30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秀山县锰行业环境污染整治验收意见的通知》,验收意见认为秀山县锰行业环境污染整治整体效果基本达到验收标准和要求,同意对秀山县锰行业环境污染整治进行整体摘牌。2012年1月16日,市环保局下发了《关于解除秀山县环境保护区域限批的通知》,同意解除对秀山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限批。 产业转型:“锰业”由粗放走向高新 秀山是中国“锰三角”三个县中的一“角”,靠“锰”而“猛”发财,是秀山经济发展的一大现象。
然而,由于多年来在锰矿开采、电解金属锰的生产中,采用的都是粗放经营的方式,导致环保不过关,电解金属锰的提取率不高。
2011年5月底,秀山县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把全县18家电解锰企业、83家锰粉厂、27家锰矿开采企业全部关停,进行整治。
在关停后,经过科学的规划论证,决定把电解锰企业重新整合重组为7家,然后投入10亿元,从生产工艺、环保设施等方面,按新型工业的要求进行重新布局建设,全县集中建5座完全符合环保标准的电解锰渣场,对废渣进行集中处理。
秀山嘉源矿业有限公司和磊鑫电化厂,通过整合重新组建为一家电解锰企业后,关闭了原有的5条、共3.2万吨的生产线后,投入3.53亿元,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建4条、共4万吨的新型电解金属锰生产线。
这家“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电解锰企业,除环保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外,由于采用了新型节能电解槽、新建绿色的自动控制直流电站、采用高压隔膜压滤机、全自动立磨负压制粉机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实现了全程生产自动化控制,使每生产1吨锰粉,可节电30余度,生产1吨电解金属锰产品,可节电800—1000度,节约综合成本800元以上。
秀山县经信委负责人说,经过“死而复生”的电解锰企业,无论从环保、还是生产工艺来说,都在全国领先。前不久,中国锰业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到秀山,在对嘉源矿业有限公司等经改造后的电解锰企业进行考察后认为,这已是全国最先进的电解锰生产方式,并决定在适当的时候,把全国的电解锰企业请到秀山开现场会,推广秀山的经验。
经过转变方式的改造后,秀山的电解锰生产能力将从原来的24万吨增加到30万吨。秀山本地的锰矿品位低,含锰量仅有10%—12%,在转变生产方式中,县里还决定从外地购买品位高的矿石。今年7月份,秀山金星矿业公司已同新疆一家矿业公司签下长期供货合同,把含量达37%的锰矿石引进来,供应给秀山的电解锰企业。
“我们在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中,明确了新引进的企业必须进园区,并不准乡镇搞工业招商。”秀山县经信委主任瞿秀成说,虽然秀山目前的工业经济规模还不大,但却坚持了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