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传说11月煤炭价格会在大企业的力挺下继续上涨,然而笔者认为,煤炭行业的自救与政策组合的重拳无法助推煤价持续上涨,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基本面没有被打破。
煤市在经历了1-9月份的长期低迷后,在季节性冬储旺季因素及大型煤炭企业的有意提价的前提下,10月份,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反弹连续两周分别出现8元/吨和7元/吨的巨幅反弹,本周结果显示持平,并没有按照市场预期进行惯性小幅上涨。本轮煤炭价格上涨完全是大型企业行为,非市场客观使然。大型企业主导市场价格行为符合市场季节性旺季时势,但不符合供大于求的市场事实,尽管诸多利好但无法改变现阶段煤炭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失衡现状;加之,消费端需求减弱和采购积极性低迷。
其次,基于本年度救市政策出台已有时日,行业对市场积极预期,但行业去产能并未一日之功。煤炭行业退出机制相对复杂,并非像钢铁厂和水泥厂等制造行业,拆除设备即产能退出。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后期步入煤炭行业的高投资经营者期待回本盈利,其次,因需求减少和大企寄出效应导致客户流失的中小型煤企期待能重生,此外,煤炭生产企业融资贷款亦是其退出的“拦路虎”;综上几点导致,14年的价格下行,只是让无法盈利和经营的部分企业暂停和暂退,并没有使其彻底退出造成行业集中度并不高。在当前和长期处于微利的环境下,价格略有提高必然会使观望者再度复产,所以大型企业的领涨昙花一现。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的宏观环境和钢铁等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短期需求面难改观,产能恢复供求平衡仍需时日。在未来煤炭行业价格低位运行的长期格局下,行业处于市场规律与经营主体、产业政策博弈阶段,大企仍是掌握市场涨跌权力主体,但市场接受度是企业制定煤价涨跌及幅度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