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今年以来的煤炭供求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今年1~9月份,新增煤炭资源量总体过剩或许达到1.8亿吨。1.8亿吨无论对于国内煤炭市场来说,还是对于国际煤炭市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这么大的过剩量为什么没有给国内煤炭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相反9月份以来秦皇岛港各煤种价格还有了不小的上涨?答案是,我国煤炭供给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过剩。 地域性供给过剩 可以把全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分为7个大区:华北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区(包括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上海)、华中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西南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区(包括内蒙、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山西省。这其中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把山西省单独作为一个区列了出来,原因是山西省是传统产煤和煤炭调出大省,煤炭运输条件成熟便利,山西省煤炭产量减少,将对整体煤炭运输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我们把内蒙古划进了西北区,原因是内蒙古的煤炭产量重点集中在蒙西地区。 通过对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8月份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增加了16726万吨,其中,西北地区增加15217.9万吨,占全国总增加量的比重为91.0%;西南地区增加2883.7万吨,占比为17.2%;华中地区增加2073.9万吨,占比12.4%;华东地区增加897.2万吨,占比5.4%;东北地区增加590.9万吨,占比3.5%;华北地区减少370.2万吨,占比-2.2%;山西省减少4567.1万吨,占比-27.3%。 由此可见,今年以来我国新增加的煤炭产量绝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区,受此影响,今年1~8月份,西北地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上升至36.8%,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5.3个百分点。 山西原煤产量下降,西北地区原煤产量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煤炭生产中心加速西移。由于原有的大秦线以外运山西煤炭为主,煤炭生产中心的西移一方面增加了煤炭运输的难度,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煤炭运输成本,从而支撑了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煤种性供给过剩 相关研究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三大类,然后又根据烟煤煤化程度和粘结性将其划分为一般烟煤和炼焦烟煤两类。无烟煤和炼焦烟煤属于优质煤种,我国资源储量较少。从用途上来讲,无烟煤,尤其是无烟块煤主要用作煤气化工艺的原料,广泛用于传统煤制甲醇,合成氨等煤化工领域,我国无烟煤产地主要有山西晋城、山西阳泉、河南永城、河南焦作、宁夏石嘴山;炼焦烟煤主要用于炼焦,山西焦煤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一般烟煤和褐煤主要用作工业和民用燃料,我国一般烟煤和煤资源量较为丰富。 通过对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增加了16726万吨,其中一般烟煤产量增加了13275.8万吨,占全国煤炭总增加量的比重为79.4%;褐煤产量增加了3734万吨,占比22.3%;无烟煤产量增加了902.5万吨,占比5.4%;炼焦烟煤减少了1185.8万吨,占比-7.1%。 由此可见,今年以来我国新增加的原煤产量中,绝大多数为一般烟煤和褐煤。受此影响,今年1~8月份,一般烟煤和褐煤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重分别上升至54.4%和12.0%,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2.5和1.0个百分点。 由于褐煤煤化程度低,不易于长途运输,且发热量较低,因此,褐煤产量的增加对全国煤炭市场影响有限。一般烟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发热量低的劣质烟煤,这一部分煤炭市场需要也较小,其产量增加对市场影响也较小。 通过上面分析,不难发现,今年1~8月份,新增原煤产量主要是西北地区的一般烟煤和褐煤。在全国新增原煤产量中,西北地区占了98%,而西北地区新增煤炭产量中,褐煤和一般烟煤又占了总量的83.6%。 正是这种煤炭分地区、分煤种产量的严重失衡,导致目前我国煤炭供给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