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煤炭行业,就不可能避开山西省。坐拥全国近三分之一煤炭资源的山西近日再次成为焦点——山西作为试点省正在大刀阔斧地对大小煤矿进行资源重组。
这场中国煤炭行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意味着什么呢?
对煤老板们来说,将意味着逾500亿元投资的大幅缩水,无奈地退出历史舞台;对煤炭行业来说,将意味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盈利空间的拓展,煤炭价格有了坚实的支撑。然而无论是忧是喜,政府推动煤炭资源重组的脚步从来没有迟疑和放缓。一项项触及行业核心问题的政策先后出台,反映了国有资本注定掌握煤矿主导权的发展大势。
2008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形成以大型煤矿企业为主的办矿体制,通过科学整合,合理布局,关小建大,扩大单井规模,提高煤矿安全保障程度,提升煤矿整体开发水平。”该《意见》一发,整个煤炭行业闻风而动,大小煤矿企业有关人就合并之事纷纷展开协商。
2009年4月,《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兼并重组整合目标,即“到2010年底,全省矿井数量控制目标为1000座,兼并重组整合后煤矿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吨/年,矿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年。”截至9月,山西有11个地方煤炭兼并重组方案通过审定,资源整合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2009年10月,中央十二部委再次加大整合力度,要求“到2010年3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要求组织编制和审批整合实施方案,并报国土部备案。2010年年底前,按照经批准的进一步推进整合实施方案,全面完成整合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管理有关制度,初步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长效机制。”
细心揣摩政府文件和各省市相关领导的态度不难发现,山西省所推行的这种整合小煤矿模式或将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和复制。“一旦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煤炭资源整合,”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分析说,“首先,短期内煤炭供给可能再次偏紧,市场对煤炭供给过剩的担忧将消除;其次,随着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大型煤炭企业会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制定生产计划,从而保证产品价格不会大幅下跌,使煤价更具刚性。”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有分析师提出,煤炭行业资产整合对国有上市煤炭公司构成实质性的利好,竞争减少,可用较低的价格收购资产,尤其是母公司将会从资源整合注入中受益。据记者观察,这种观点的背后是有数据作支撑的。翻开煤炭上市公司三季度报告,行业内没有一家企业亏损,各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呈现环比逐季走高的态势,显示出行业持续向好。大同证券研究人员通过已经公布的数据判断,上市公司西山煤电和潞安环能通过第一轮兼并重组可分别新增煤炭资源保有储量是3亿吨和2亿吨以上,不仅在短期内较大幅度提高了企业资源储量和产能,更为重要的是将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煤炭行业超预期的业绩,推动了煤炭板块的反弹。
南京证券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煤炭板块的涨幅远超过沪深300指数。截至11月10日,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92.76%,煤炭与消费用燃料累计涨幅189.78%,整个板块的反弹力度在今年的反弹过程中位居前列。有研究人员说,从估值和市值增长的历史比较看,煤炭板块估值处于相对合理的水平。在产量增长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未来该板块的表现关键取决于下游需求能否超预期增长和煤价能否稳中有升。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第四季度的煤炭行业不必过分担心产品的销路。
一是煤炭下游需求的四个主要行业在前三季度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数据表明,截至9月底,火电累计发电21302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生铁累计产量40631万吨,同比增长11%;水泥累计产量118486万吨,同比增长18%;合成氨累计产量3824万吨,同比上升1.7%。随着国内经济复苏的提速,下游需求将会继续对煤炭市场构成有力支撑。二是四季度是传统煤炭需求的旺季,尤其是今年,北方突袭的寒流导致冬季采暖需求提早释放,直供电厂耗煤量持续上升。截至本月4日,直供电厂煤炭库存2814.64万吨,库存可用天数为15天,创今年以来新低,其中,华东地区的电厂库存可用天数仅为9天。
对煤炭的旺盛需求,是支撑煤价企稳的又一大因素。以动力煤为例,从9月中旬开始,55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已经突破了640元/吨,较第三季度的570元/吨上涨超过12%。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外煤炭需求的持续增加,煤炭价格在第四季度有望进一步上涨。长期来看,在宏观经济向好以及美元走弱的背景下,煤炭股作为资源品种的表现非常值得期待。但是业内人士也提出了合同煤提价不达预期的风险,即在新一轮煤电谈判和价格机制改革中,合同煤的价格有偏低的可能,加上成本上升较快,难以随行就市向下游转嫁,这或将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