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此时意外地止住了一年期央票的升势,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释放舒压信号,想弱化加息预期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即使今年二季度有加息的预期,也不会改变经济上升的趋势
在经过央票利率引导上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央行“抽水”或暂告一段落。昨日,一年期央票回笼量骤减至100亿元,显示央行回笼意愿已不再强烈,央票利率也因此结束了连续两周的上涨。
昨日的一年期央票利率意外持平于1.9264%,发行量也较上周骤减近六成,此外例行的正回购操作也未进行。
“说明央行不想再往上引导利率,作为利率标杆的一年期央票利率向上引导应该会停一段时间了。”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交易中心董德志对记者表示。
上海一银行交易员表示,从目前经济复苏的情况看,并非加息的有利时点,但自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对于央行的加息预期陡增,本周的加息传言更是甚嚣尘上,而此时央行意外地止住了一年期央票的升势,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释放舒压信号,想弱化加息预期。
此外,从回笼力度来看,央行连续出手后,或也告一段落进入缓和期。上周,公开市场操作是连续14周净回笼之后,首度净投放880亿元。本周到期央行和正回购资金量共计达2060亿元,极有可能再次实现净投放。
数据显示,经过连续两次大幅度的利率上调引导,目前一二级市场的倒挂局面得到了部分缓解,倒挂幅度缩小至13个基点左右。
市场情况
资金价格猛涨
在央行释放舒压信号的同时,由于市场传言银行上缴差额准备金,昨日,货币市场资金价格猛涨,回购利率持续飙升。
根据质押式回购交易结算实时行情,截至昨日下午4时,7天期质押式回购平均利率报1.546%,最高利率一度报1.7%,较前一交易日上涨逾14%,3天期回购利率也大涨近19%,平均利率报1.522%。
不过,某大行交易员对记者透露,前日资金价格已经暴涨过一轮,隔夜回购的全天加权平均利率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了14.47个基点。昨日资金价格再度飙涨让人费解。
“只能说是市场对资金价格上涨存在预期的一个体现,目前资金面依然不改宽松的局面。”董德志表示。据估算,去年12月底,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3%以上,“而一般来说,超储率应该在1.5%、1.6%左右。”超储率远高于标准也印证了银行并不差钱。
转贴现率飙升
尽管市场传闻1月份前18天银行信贷已达1.2万亿,但兴业银行预计,考虑到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银行信贷投放的监控,因此,在随后10天左右的时间里,全国性银行信贷不仅很难继续增加,反而可能因为此前投放的一些短期贷款自然到期而下降。预计,1月份新增贷款可能在1.2万亿~1.5万亿之间,中值1.35万亿。
而随着信贷规模的收紧,从上周开始,以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为代表的多家金融机构开始大量抛售票据,一改月初票据市场“买票难、利率低”的局面,转贴现利率开始大幅上涨,市场成交利率由1.85%。上涨到2.5%。左右。
“随着物价的继续回升,政策继续收紧仍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首要风险,政策收紧的节奏和力度则是最为关键的。我们预计,春节前央行可能暂时降低流动性回落的力度,而节后可能加大流动性回笼力度,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将继续上行。”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称。
专家视点
今年信贷规模会紧于去年上半年,但松于去年下半年
房地产政策的收缩不是对趋势的改变,只是一种修正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
政策收缩也不会改变经济上升趋势
近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在最近出台的政策措施是恰到好处的,预调可以减少振荡,减少大起大落,今年将是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第一年。
陈东琪表示,“政府在最近出台了政策措施,有几个表现:第一,超大规模增长的信贷有所收敛。今年的信贷规模会紧于去年上半年,但会松于去年下半年,从而达到均衡。”
“第二个表现是房地产的政策从去年12月份开始有所收缩,但我认为这不是对趋势的改变,而是对趋势过程当中的过快、超预期和非理性上涨的修正,是对投资,包括一些投机因素的适当的抑制,并且调整这种预期。”陈东琪如是解释。
而对于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陈东琪认为,即使今年二季度有加息的预期,也不会改变经济上升的趋势。“以往每一次上升周期都分为两半段,如在2009年,下半年中后段出现政策紧缩的现象,但无论2009年的政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经济上升的趋势都会继续延续。”
陈东琪表示,最近短期货币政策窗口,包括央票回笼力度加大是符合未来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操作的具体表现。“我的预计是,今年所有发达国家都会在二三季度收紧货币政策,但即使收紧,也不会影响和改变经济向上的趋势。这其中还需关注两个指标:一是美国房地产数据;二是美国失业率。如果美联储开始考虑加息,就意味着美国经济正式走向复苏了。”
对于今年一季度是否会加息,陈东琪并不愿意做出预测,他只是强调,无论政策怎么收缩和退出,都不会改变新一轮上升周期的趋势,这一轮周期短的话有两三年,长的话会有四五年,而今年将是这一轮上升周期的第一年。
陈东琪表示,新一轮经济回升的主动力依然是中国和美国,同时,新的产业推动将会是这一轮增长的主要特点,全球中心外围会出现向亚洲集聚的变化。“中国经济将会面临本世纪或者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重大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