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31 8:49:32 |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为7.5万亿元左右。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房地产调控、通胀预期强化以及金融监管加强,这一目标可能难以超越,甚至不排除新增贷款低于这一目标的可能。 首先,从信贷节奏来看,管理层已经明确今年将把均衡放贷作为监管工作重点,按照“3:3:2:2”的季度投放比例严格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防止贷款大起大落。消息人士透露,管理层已经要求商业银行对一季度的超量信贷投放,在二季度一并回补,4、5月新增信贷明显放缓。这将避免出现去年新增贷款大幅超过既定目标的情况。 今年经济增速连续数月走高,CPI涨幅连续4个月超过2%。从货币层面看,狭义货币(M1)增速不仅比广义货币(M2)快很多,而且还在加速,4月末M1同比增长31.25%。M1增势迅猛,表明经济活动非常活跃,也预示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一年来首提稳定物价总水平,说明控制物价上涨的压力和难度在加大。 分析人士认为,5月-8月通胀压力较大,CPI同比涨幅可能超过3%的警戒线。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可能会通过严控货币供给来减轻价格上涨压力,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管住信贷闸门。 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效,今年以来,央行已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目的非常明显。部分银行存贷比超过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不足,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业务扩张,增加风险资产权重的内生放贷冲动。 其次,为了控制风险,银行也在主动收缩信贷。信贷标准的严格大大约束了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冲动。 目前银行正在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解包还原”风险排查工作,加大对无抵押、无担保、无现金流的平台贷款拨备。此外,4月份房地产新政实施以来,金融机构已经对房地产贷款踩“急刹车”。个人住房按揭贷款7折优惠利率全面消失,很多购房者开始观望。对二套及以上住房采取更为严厉的加大按揭成数、提高按揭利率等手段,在抑制投机性需求的同时,导致商业银行按揭贷款发放量锐减。 有专家称,今年银监会力推的贷款精细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信贷冲动,从以前“时贷时存”向“时贷时付”转变,改变了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来派生存款的业绩考核方式,避免了商业银行在季末等关键时点信贷冲规模现象。 再次,为了配合房地产调控,近期监管机构严控商业银行住房开发贷款的投放。银监会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严格执行“三不贷”原则。对国土管理部门查处并确认有闲置土地、炒地倒卖行为的房地产企业,不予发放新的贷款;对住建部门查处并认定的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的房地产商不再贷款;对挪用银行贷款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房地产企业不予贷款。 多家银行已对住房开发贷款实行“限贷令”。一般而言,房地产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的20%左右,对房地产的调控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动能下降。更重要的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和多个行业紧密相关,房地产调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相关企业资金需求下降,加大对信贷需求的抑制作用。 相关新闻: 多家银行暂停地方融资平台信托贷款 记者从商业银行了解到,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已暂停地方融资平台信托贷款。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向各分行发出通知,要求暂停通过信托机构对非自偿性政府融资平台发放信托贷款(用于偿还该行平台贷款的除外)。暂停发行投向他行非自偿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理财产品(用于与该行互换的除外)。 同时,多家商业银行要求各分行加强融资性信托理财产品资产转出后的授信额度管理。一家商业银行要求,该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所购买的单一借款人及其关联企业的贷款、向单一借款人及其关联企业发放的信托贷款的总额不得超过该行资本净额的10%。 某家银行要求,当出现如下情形时,应对理财产品金额对应的剩余授信额度作预留冻结处理,不得释放、重复再用:一是该行额度内贷款通过他行理财产品转出后空余的额度;二是理财信托贷款发放后,用于偿还该行贷款后空余的额度;三是在剩余授信额度内发行的理财产品;四是审批意见有明确要求的。 对于投资房地产信托理财产品,各家商业银行已按照银监会文件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四证”齐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具备二级资质、项目资本金达到国家最低比例、不得以信托资金发放土地储备贷款。 对于融资性理财产品,有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风险程度,建立差异化的信用风险审查审批流程。一家商业银行人士表示,目前该行要求权益类信托理财产品,必须由总行授信审批部负责审批。 分析人士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信贷资金借道融资性理财产品流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领域,使得银行信贷额度控制难度加大,宏观政策调控的效果受到影响。同时,商业银行面临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政策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都在加大。商业银行暂停地方融资平台信托贷款,是监管层加强监管和商业银行防范风险使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