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网流程 资费查询 加入会员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帮助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亿览网 >> 冶金原料 >> 铁矿石 >> 宏观经济 >> 正文
11月CPI可能高达4.75% 超半数机构预测年内加息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6 8:46:32
关键字:CPI,通胀
亿览网网讯:

  2010年1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查”显示,23家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11月CPI继续攀高至4.75%,刷新年内高点。而备受关注的新增信贷,依然保持高速增长,11月份信贷规模均值为5200亿元,挑战年初设定的7.5万亿目标。随着通胀继续走高,半数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年内央行将再度加息。

  此外,消费市场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略有回落;而随着进出口增速双降,11月贸易顺差出现回落。

  尽管国内通胀当前,机构们继续看好未来中国经济。11月份“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5.71,与上月指数持平。

  ● 信心指数

  12月经济继续看好

  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4家机构给出了11月信心指数,均值为55.71,基本持平10月份指数(55.65),略高于10月中国官方采购经理指数(PMI)水平。11月PMI值报55.2点,创下7个月来的高点,此后公布的11月汇丰PMI值达到55.3,创下8个月来的高点。

  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一致预测12月份经济扩张,其中兴业银行给出了最大值80,交银国际给出了最小值50。

  野村证券中国区经济学家孙驰认为,中国经济仍处于稳步扩张的阶段,特别是考虑了基数效应后,第四季度投资和消费仍保持强劲增长,因此预期第四季度GDP增长将达到9.2%。

  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也指出,整体经济继续向好,虽然同比数据略有下降,但是根据季节调节后环比继续上升。

  正是预期经济向好,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小幅提高2010年增长预测,从10%到10.2%,以反映第三季度来较强的增长态势。

  针对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美银美林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分析称,中国经济没有过热,通胀也并非因经济过热造成,所以政府不会为了遏制通胀而放缓经济增速。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抵消趋紧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增速保持在9.0%。

  不过也有机构提示经济增速放缓风险。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称,短期通胀压力大,货币政策将继续收紧,未来一到两个季度经济增速将有所下滑。

  彭文生则认为,政策调控对增长的影响将在2011年下半年逐渐显现,降低2011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环比增速至8.5%(早前预测在9%左右)。

  ● CPI

  再创年内新高

  由于食品价格持续走高,11月CPI将再次刷新年内新高。参与调查的23家机构一致认同这一预期。

  调查结果预测,11月CPI同比增幅预测均值为4.75%,中位数为4.7%,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CPI增幅(4.4%)。23家机构全部给出了4.4%以上的数值,其中招商证券贡献了最大值5.1%,工银瑞信、法国巴黎银行和摩根大通三家外资机构给出了4.5%的最小值。

  上述预期得到了官方数据的印证。交通银行根据农业部及商务部监测数据指出,2010年11月份以来,国内食品价格总体仍处于上涨过程中。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与2007~2008年出现的通胀相比,如今国内流动性可谓更加旺盛、资产泡沫不弱于当年,并且劳动力和资源产品也面临着上涨的趋势,因此物价上涨压力似乎更为严峻,预计11月份CPI将创年内新高。

  尽管11月CPI将继续攀升,但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今年全年通胀水平不会过高,基本在3.2%~3.3%。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其预计随着各地物价调控措施的陆续出台和正翘尾因素消失,12月CPI将开始逐步有所回落,预计2010年CPI涨幅为3.2%。

  另外,对于明年通胀预期,野村证券、兴业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机构表示了通胀将进一步上升的担忧。由于通胀短期内仍处高位,彭文生上调明年平均通胀预测至4.3%,随着需求压力(产出缺口)将在2011年逐渐放缓,预计通胀将在2011年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到年底降至4%以下。

  不过,连平认为不必担心明年会出现恶性通胀。他认为,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限价管制措施陆续出台,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物价上涨的势头会在明年二季度后得到有效控制,2011年全年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在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出台的大背景下,原材料采购价格及产成品价格上涨加速,也使PPI增速保持高位运行。调查数据显示,11月PPI同比增幅预测均值为5.14%,中位数为5.2%,均较上月水平(5%)有所上升,其中16家机构所给数值在5%之上,苏格兰皇家银行甚至预测增速高达6.5%。

  近几月PMI指数不断攀高,其中上升贡献度最高的就是购进价格。11月购进价格报73.5,该指数5个月来上升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原料上升压力不容忽视。

  10月CPI(4.4%)最佳预测:4.2%

  沈明高: 花旗银行

  鲁政委: 兴业银行

  上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

  沈明高:4.7%

  鲁政委:4.8%

  10月PPI(5%)最佳预测:5%

  鲁政委: 兴业银行

  杨青丽: 交银国际

  上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

  鲁政委:5.2%

  杨青丽:5.3%

  ● 固定资产投资

  11月增速止跌

  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望止住跌势,与上月水平(24.4%)持平。今年以来,受调控政策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从1月份的26.6%一路跌到10月份的24.4%。

  调查结果预测,今年前十一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幅预测均值为24.39%,中位数为24.4%,持平上月水平。在23家机构中,12家机构给出了24.4%及以上数字,最高达25.5%(苏格兰皇家银行),余下11家机构所给预测均低于上月水平,低至23.5%(摩根大通)。

  沈建光分析称,由于四季度大量保障性住房正在投入建设以及四万亿刺激项目收尾的工作,投资增速也不会明显下滑。

  前十月固定资产投资(24.4%)最佳预测:24.4%

  孙 驰: 野村证券

  沈明高: 花旗银行

  沈建光: 瑞穗证券

  鲁政委: 兴业银行

  魏凤春: 中信建投

  前十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前十一月预测:

  孙 驰:24.2%

  沈明高:24.4%

  沈建光:24.5%

  鲁政委:24.3%

  魏凤春:24.3%

  ● 工业增加值

  11月增速继续回落

  11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将继续回落。除了8月反弹之外(13.9%),该指标年初以来一路下跌,从今年3月的18.10%回落至10月的13.1%。

  调查结果预测,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2.85%,中位数为13%,均低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水平。

  在23家机构中,16家机构给出了13%及以下数值,最低至11.1%(民生证券)。余下7家机构给出的最大值为13.7%。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腾泰解释道,去年11月工业增加值增速19.2%,比10月提高3.1个百分点,基数原因导致今年11月同比涨幅比10月回落较多。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从另一个角度找到了原因。据其观察,从年初开始,重工业增速一路回落,10月增速为13.2%,已逼近10月轻工业增速的12.9%。他表示,回顾过去,重工业增速回落并逼近轻工业增速时,往往意味着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经处于相对低位。

  10月工业增加值(13.1%)最佳预测:

  13.2%和13.0%

  沈建光: 瑞穗证券

  陆 挺: 美银美林

  王 黔: 摩根大通

  上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

  沈建光:13.0%

  陆 挺:13.0%

  王 黔:12.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月增速略有上升

  在高通胀背景下,11月消费市场增速将略有上升。

  调查结果预测,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8.69%,中位数为18.8%,均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数值(18.6%)。15家机构给出了18.6%以上数值,德意志银行给出了19.1%的最大值。余下8家机构所给最小值为18%。

  沈建光预计,伴随着岁末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消费势头将依然强劲。除了季节原因之外,投行花旗认为,不断上涨的物价将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于高位。

  不过,鲁政委结合历史数据认为,11月消费市场同比增速可能回落,因为绝大多数年份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低于10月,仅有1994年和2007年是例外。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最佳预测:

  18.6%

  连 平: 交通银行

  陈兴动: 法国巴黎银行

  陆 挺: 美银美林

  李迅雷: 国泰君安

  丁安华: 招商证券

  上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

  连 平:18.5%

  陈兴动:18.4%

  陆 挺:18.8%

  李迅雷:19.0%

  丁安华:18.8%

  ● 外贸

  11月进出口增速双降 外贸顺差回落

  预测11月进出口增速双双下降,外贸顺差则将从10月271.5亿美元规模回落。

  11月出口同比增速继续今年5月以来的下降态势,但降幅趋缓。调查结果显示,11月出口增速预测均值为21.97%,中位数为22%,低于国家统计局10月数值(22.9%)。16家机构预测数值在22.9%以下,其中光大证券尤为悲观,只给出了6.2%的数值。余下7家机构预测将好于10月,所给最大值为28.1%(兴业银行)。

  在进口增速方面,11月份预测均值为23.79%,中位数为24.3%,低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数据(25.3%)。不过机构对进口增速的变化趋势分歧较大。9家机构认为11月增速快于10月,最大值为32.5%(兴业银行),而余下14家机构认为增速将趋缓,光大证券给出了13.2%的最小值。

  随着进出口增速可能双双下降,11月外贸顺差也将出现回落。调查结果预测,11月贸易顺差预测均值为228.1亿美元,中位数为220亿美元,均较10月271.5亿美元水平出现回落。除了民生证券(275亿美元)之外,其余22家所给数值均低于10月,其中美银美林给出了185亿美元的最小值。

  投行花旗预计,今年我国外贸顺差将达1900亿美元(占GDP的4.3%),低于去年1960亿美元规模(占GDP的5.0%)。

  10月出口增速(22.9%)最佳预测:22.9%

  陆 挺: 美银美林

  上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

  陆 挺:20.1%

  10月进口增速(25.3%)最佳预测:26%

  刘利刚: 澳新银行

  上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

  刘利刚:25.9%

  10月贸易顺差(271.5亿美元)最佳预测:

  270亿美元

  屈宏斌: 汇丰银行

  陈兴动: 法国巴黎银行

  上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

  屈宏斌:223亿美元

  陈兴动:210亿美元

  ● 新增贷款

  11月仍超5200亿

  11月份的新增贷款规模,由于事关“7.5万亿保卫战”,备受市场关注。

  调查结果预测,11月新增贷款预测均值为5243.48亿元,中位数为5000亿元,低于10月5877亿元水平。19家机构所给数值在5000亿元及以上。

  其中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和瑞穗证券三家外资机构预测11月信贷将超过10月,并分别给出了6500亿元、6000亿元和6000亿元预测,尽管央行副行长胡晓炼11月23日明确要求银行金融机构收紧信贷。

  截至10月底,2010年新增信贷已达到6.9万亿,与全年信贷投放目标7.5万亿只有6000亿距离。如果11月新增信贷高达6000亿元,则7.5万亿元目标将难保。

  据媒体报道,四大行11月份前三周的新增信贷略超过2000 亿元,按10月份四大行新增信贷占比约37%推算,11月份前三周已超过5000 亿元。

  鲁政委指出,从8 月份开始,短期贷款出现明显的回升,这可能是为了抢占更多的2011 年贷款额度。而从中长期贷款来看,2009 年的11 月和12 月并没有较10 月份出现明显的减少,如果今年仍然延续这种情况,就意味着信贷大幅下降很难。

  连平也认为,10月信贷数据超预期表明目前信贷需求十分旺盛,再考虑到普遍预期明年信贷进一步趋紧,年末贷款可能增加较快。不过,准备金率在一个月内两次上调表明监管部门将加大控制力度,不排除准备金率再次上调或差别性上调的可能,其预计12月新增信贷明显下降。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77亿元人民币)最佳预测:5500亿元人民币

  李迅雷: 国泰君安

  上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

  李迅雷:5000亿元人民币

  ● 利率

  超半数预测年内加息

  随着11月通胀很可能再创新高,年内再度加息的预期不断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2位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年内加息,加息幅度为25个基点,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提高至2.75%和5.81%。

  与以往调查仅有1~2家机构预测加息不同,本次预测加息的机构超过半数。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的观点颇具代表性:“我们预测下次加息将在2011年第一季度进行,但如果11月份通货膨胀数据依旧高企,则加息可能将提前至2010年12月。”

  ● 政策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

  12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政策信号,明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也意味着,2011年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

  王黔认为,未来几个季度政府将把继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作为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及不断鼓励内需的政策,其中包括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及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明年年初整体通货膨胀数据依旧居高不下且经济增长面临过热风险,这些政策举措可能将在未来几个月集中出台。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预计决策层将加大数量紧缩的力度,并上调利率以应对通胀,通胀风险压倒增长担忧仍然是最主要的政策关注点。

  不过,野村证券中国区经济学家孙驰认为整体货币环境仍然宽松,如果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快速增长,不排除人民银行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相关连接
物价调控“大限”将至 价格回落涨价预期减弱
发改委:有能力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消费品不断涨价 中央出罕见“组合拳”稳定物价
指数偏向总体难见 CPI究竟低估了多少?
中国行政费用之高前所未有 十二五减税可能落空
统计局:10月份物价指数上涨4.4% 创年内新高
热钱汹涌 人民币中间价创新高
10月CPI或涨至4.4% 发改委称通胀可控
铁合金 更多>>
今日观察(1202):钢厂进场招标钼铁 对后市…
金属硅|福建省晶科硅业研发有限公司
2005-2009氧氯化锆出口量及其价格一览分析…
亿览网 2010年中国锆英砂市场研究报告
2010年12月6日钒铁价格行情
“十二五”工业增加值率定位30% 单位能耗…
钼杆|12月6日国内Φ0.40mm钼杆价格行情
11月29-12月3日钼化工市场周评
冶金原料 更多>>
11月CPI可能高达4.75% 超半数机构预测年内…
上海:重拳整治建材市场5万吨耐火材料被查…
12月3日辽宁海城地区部分高纯镁砂报价
12月3日辽宁海城地区部分重烧镁砂报价
12月3日全国部分地区黑碳化硅报价
12月3日部分企业铝矾土报价
12月3日钢坯全国主要城市行情汇总
中国“智”造工程机械加大创新 走向世界
有色金属 更多>>
图文:世界锑都仅够开采4.6年 资源枯竭城…
图文:世界锑都仅够开采4.6年 资源枯竭城…
12月3日石家庄地区铜材市场行情
中南(河南、广东)铝材价格
华北(北京、内蒙古)铝材价格
A356铝合金锭价格
氢氧化铝价格
华通铝锭现货价格
钢铁 更多>>
澳第三大矿商FMG对中方“倒戈
天津市场大中型材价格部分下跌
9月15日广州市场焊管市场价格弱势下滑
09月15日酒钢兰州公司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
09月15日酒钢兰州公司板材价格调整信息
9月15日广州型材价格
9月15日广州无缝管价格
9月15日广州板材价格
战略合作 | 诚聘英才 | 客户服务 |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行车路线
Copyright @ 2008 comela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亿览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39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5号中乐大厦3层301室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91800 传真:010-64892212
E-mail:comelan@comel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