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逆差的同时,昨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攀升,一季度我国进口价格整体上涨14.2%,直接推升进口金额增长497亿美元,占比进口总量超过10%,其中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上涨29.7%,而铁矿砂价格更是上涨了59.5%,大豆价格的涨幅也在25.7%的历史高值。海关总署表示,这也是推高我国一季度进口总额的根本原因。
数据显示,受中东、北非特别是利比亚局势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大幅攀升,商务部数据检测显示,3月25日,国际油价创出新高为116.33美元/桶。欧美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加之日本地震、澳大利亚洪水袭击等国际自然灾害频繁,金融市场上也充满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炒作话题,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在3月达到了年内最高,目前铁矿石价格约170美元/吨左右,相比去年每吨61美元上涨了近两倍。国际棉花价格上涨到了34165元/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日本地震、利比亚地缘政治和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短期内未见回落信号,致使我国进口总额在价格上涨的促使下出现了极具膨胀。
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带来的不仅是进口极具膨胀,兴业银行资深专家鲁政委表示,由于原材料库存消耗殆尽,且同时面临着用人成本的攀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已进入了运用高价位原材料投入生产作业的阶段,进入一个终端产品价格相对成本价格“一对一”提高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传统出口优势即价格优势将备受考验,未来我国出口总额或将减少。
除了国际影响,运用原材料生产的终端产品也同时供应国内市场。上周三,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其中汽油涨500元/吨、柴油上调400元/吨。就北京市而言,93号汽油价格上调至7.85元/升,97号汽油价格上调至8.36元/升,北京出租车燃油费由1元上涨至两元。业内人士预测,由此而带来的物流、交通等下游产业终端价格也将应声上涨,国内通胀压力依然严峻未见松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日海关的数据中记者也发现,日本地震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尤其表现在汽车、电脑等产业。统计显示,3月份,我国自日本进口总额187.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6%,这低于3月我国进口总体增速27.3%的10.7个百分点。其中,我国自日本进口汽车零件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低于当月我国自日本进口总体增速2.4个百分点;自日本进口集成电路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低于当月我国自日本进口总体增速2.1个百分点。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郑跃声预计,近期,我国自日本的进口增速还将进一步下降。
宋泓认为,日本同我国都为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对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出口的减少,或将进一步影响我国对欧美市场出口的减少。因此,建议相关产业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供应商,并建立多元化的全球产业链;转移生产基地,尤其是曾建立在日本的企业生产基地;并以此次考验为契机,加速自身产品科技含量,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供应商。但他坦言,这需要大概2-3年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