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转型关键是解决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矛盾
在25日举行的宝钢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振江说,今年全年中国钢铁产量可望突破7亿吨,而全世界的总产量才13亿吨。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还称不上是钢铁强国。国内钢铁业要转型成功,关键是解决好先进设备与人员素质间的矛盾。宝钢以占国内行业6%的产量,创出行业近1/3的利润,“这与其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保障分不开”。
刘振江说,中国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国内钢铁工业的爆发式增长。中国钢铁年产量10年前才1亿多吨,今年上半年已达到3.5亿吨,全年可望突破7亿吨。但中国还称不上是钢铁强国。“无论在品种、质量,还是在企业效益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刘振江在论坛上发问:“是我们的设备或工艺技术不如人家吗?”他说,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10多年前,还只有宝钢拥有世界一流装备的话,今天国内的大型钢铁公司基本都已“鸟枪换炮”,拥有当今国际最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一些企业的新建装备已超过宝钢。那么,有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为什么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呢?员工队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在论坛上,国内制造业、科技界的相关专家及不少企业发明专家认为,拥有了一流的设备和工艺,还需要有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去驾驭。“再好的设计和设备,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一线工人通过双手去最终实现,产品是没有保障的”。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中钢协发出全行业向宝钢学习的倡导。刘振江说,宝钢以占国内行业6%的产量,创出了行业近1/3的利润,这样的经营业绩是与其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分不开的,“企业的竞争在市场,但竞争力在现场”。
据宝钢党委书记刘国胜介绍,目前,宝钢平均每天产生专利4件,48%由一线职工创造;平均每天产生企业技术秘密6件,40%由一线职工完成。有3位工人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有两位宝钢职工荣获中国“当代工人发明家”称号。宝钢股份运输部技能专家孔利明拥有个人职务发明超过200项。
刘振江说,中国的钢铁工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当前正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任。“这其中很关键的问题是,能否解决好先进的工艺装备与落后的人力资源素质这一对矛盾”。现在,制造业中的一些大型企业,热衷于引进一流的工艺和装备,但对培育一流的员工素质却往往更多是挂在口头上,不愿下大本钱、花大力气。也有些确实是想要在提升员工队伍能力上有所作为,但苦于找不到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这么说,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素质,决定着转方式、调结构这一战略任务的完成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