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钢铁业发展来说,铁矿石是一道难以逾越的成本障碍。近几年,其价格一路“高歌猛进”,被比作“疯狂的石头”,而每年度的价格谈判更是令中国钢企处境被动。
但近期,国内外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让绷紧价格神经的国内钢铁业稍稍有所松动,甚至还看到了铁矿石定价机制变革的曙光。
进口矿价比上月末下跌28%,未来矿价应逐步回归理性
最新市场报告显示,10月份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月末河北地区66%的铁精粉价格为1200元/吨,较上月末大幅下跌280元/吨,跌幅达19%;进口矿价更是加速暴跌,月末63.5%印度粉矿外盘报价129美元/吨,比上月末下跌51美元/吨,跌幅达28%,创出近15个月以来的新低。
有分析师认为,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自9月中旬以来国内钢材价格全面下跌,使得利润本来就不高的钢铁企业全面陷入亏损,钢铁企业减少甚至停止铁矿石采购。二是近几年铁矿石的高利润吸引了全球矿山加大开发力度,市场供应明显增加。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5.08亿吨,同比增长11.03%。各钢企早期高价签下的9800万吨进口铁矿石甚至压港。三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10月份国际钢价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跌,铁矿石需求前景并不乐观。
据介绍,现在国内钢铁企业对铁矿石采购普遍不积极,淡水河谷、力拓等矿山合同组织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淡水河谷已主动示好,表示同意重新和中国钢铁企业进行四季度铁矿石价格谈判。而如今国内钢材价格尚未企稳,对高炉进行停产检修的钢厂仍在增加,后期铁矿石需求有可能进一步减弱,短期内铁矿石价格仍将惯性走低。
当前,铁矿石价格高点已现,未来矿价将逐步下滑,回归理性。不过断言拐点还为时过早,因为中国的粗钢产量虽然增速可能放缓,但总量还将增长;另一方面,铁矿石价格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即便回落,长期看来还将维持在较高价位。
我国钢企必须在铁矿石定价机制上谋求更大的话语权
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中国需求因素成为最大的推手,三大矿石巨头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撼动,随着铁矿石价格进入调整期,未来中国钢企将在铁矿石定价机制上谋求变革。
业内专家表示,铁矿石价格大跌,无疑可以降低中国钢企的生产成本。然而,这也将意味着铁矿石市场“全现货”趋势进一步加强。随着金融资本的大量参与,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更趋明显。此外,在全现货的情况下,三大矿山对于铁矿石市场的掌控力将进一步加强。从这一角度看,矿价大跌对中国钢企可谓“喜忧参半”。
2008年曾出现过似曾相识的一幕。当时由于现货矿价大跌,与年度协议矿价形成倒挂,国内钢厂纷纷拒绝履约,矿商也顺水推舟将定价周期缩短为季度。随后的2009年和2010年,现货矿价大幅反弹,带动协议矿价强势上涨,随后高企的矿价将我国钢铁企业利润吞噬殆尽。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主要依靠资源、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支撑其发展,全行业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与全球钢铁工业现代化、自动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差距明显。因此,要从根本上摆脱中国钢铁企业受制于人的状态,除了要注重开发国内铁矿石资源,并积极走出去,控股一些海外铁矿石资源外,更应该通过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抑制庞大的不合理矿石消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