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上,与会代表纷纷表达了希望政府在海外投资方面放宽和支持的声音。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提出,企业“走出去”光靠银行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比如说银行现在想为“走出去”的企业融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手里的钱不多。因为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外汇资金还是以外汇存款和央行调剂为主,外汇更愿意结汇,所以资金来源比较紧张。“我们特别希望扩大对商业银行外汇储备转贷款的额度。”马蔚华说。其次在外汇管理制度方面还需要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比如说境外企业在境内开立外汇账户(NRA账户),希望能够放宽一点指标,特别是区别对待中资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开的账户。
德意志银行亚洲投行部主席蔡洪平提出,“最近国资委颁布了一个中国海外收购企业办法,这是按照国内的企业管理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大问题。”另外,他建议,在信贷上可以多放一些,比如说内存外贷,进一步放松审批。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执行总裁谢涌海表示,中国的对外投资与并购呈现“两高一低”的特点,即自有资金占并购总金额的比例较高,银行借贷资金占整个收购比例较高,而股份支付等结构性支付手段使用率较低。谢涌海称,中国外汇储备中仅1.5%为黄金,其余都是货币,当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外储将大幅缩水,因而应抓住实体经济的投资。
谢涌海进一步表示,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主要由国内开始实行,再走向海外,但目前国内的并购融资较困难,企业不能发债,所以海外投资的前提是国内资本市场需要完善。
马蔚华说,中国银行业在支持企业到海外投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和海外投资强劲的资金需求仍有很大的差距。美国亚洲协会最近的一个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海外投资将超过2万亿美元,银行有很大的责任为这2万亿美元服务。按照这样的要求,现在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产品供应不上,再有就是内地的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多,以吸纳性的产品为主,缺少创新的产品。
马蔚华建议,银行业需要加快产品的创新和服务,除了融资类的产品(买方信贷、并购贷款、海外供应链融资、银团贷款)以外,还要把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结合起来,特别是私募基金,扩大融资的渠道。再者就是海外并购企业的管理,比如说现金的管理,实现可以提供跨境的现金管理,但是到海外投资的风险,也可以通过开发金融避险工具来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这是金融产品的创新。
蔡洪平则从投资银行专业角度分析了海外收购的问题。他认为,第一、收购一个国家的产品,可以与其他国家的私募基金一起;第二、在股权收购上可以杠杆化大一些;第三、特别要注意收购前后概念和观念的变化,尊重当地的管理层,尊重当地的法律,任何成功的收购不是资本的征服,是文明的征服。
此外,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黄孟复指出,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5%是在香港和通过香港向海外投资完成的,香港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