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举行的大宗商品会议上,门厅里经常挤满了贸易商。他们向每一个走过的人散发自己的名片,希望能做成一单生意。
这些热切的贸易商代表着近几年大宗商品市场中的主导因素之一:中国需求。
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正是中国需求,为2008年下半年价格暴跌之后的大宗商品市场提供了支持。
而在铁矿石领域,这种需求体现得最为明显。铁矿石是炼钢的一种重要原材料。
在经济低迷时期,中国对钢材的需求却有所增长,原因在于中国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大举投资需要使用大量钢材的基础设施项目。这种需求出乎全球矿商的意料之外,也是推动铁矿石价格在2010年创出历史高点的主要因素。
但铁矿石也间接反映了目前困扰大宗商品市场的主要担忧——中国经济将无法像上次金融危机那样,保持强劲的增长。
这一次,市场担心中国将难以免受美国和欧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从而将导致原材料需求放缓。
最近,铁矿石价格下跌至每吨150美元左右,此前在201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稳居每吨165美元之上。与此同时,中国铁矿石库存一直在逐渐上升。
全球矿业公司大多对中国实际需求的基本面感到乐观——力拓(Rio Tinto)曾在今年8月发布的财报中表示,“强劲的中国需求”让铁矿石价格保持在高位。
然而,最近几周的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让一些分析师不再唱多。
如果中国需求突然消失,无疑会对所有类别的大宗商品造成巨大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铜、铁矿石、锌、棉花和大米消费国,分别占到全球需求的40%、39%、59%、43%、40%和30%。
因此中国市场一直受到密切关注。今年,中国的大宗商品需求已经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就某些原材料而言,中国需求的增速低于去年,这与经济放缓相一致。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9.1%,之前的二季度增长9.5%。
受累于建筑活动的放缓,9月份中国的钢材日产量下降至今年最低水平,而此前分析师们曾预计会出现增长。
Steel Market Intelligence最近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钢铁制造商们宣布大幅削减产量……我们预计随着价格下跌和情绪恶化,它们将进一步减产。”
中国2010年的钢材产量增长了9.3%,但今年的增幅可能低于去年。
钢材产量的下降,与中国政府调控房地产行业和抑制投机性购房的努力有关。中国政府认为,投机性购房推升了房价。这些努力加上信贷政策收紧,减缓了新的建筑活动。
钢材需求的一线希望在于,中国政府今年推出的、旨在建造1000万套住房的保障房项目。这就像一个2008年刺激政策的迷你版,不过它对钢材的影响将要小得多。
但是如果把目光从钢材市场和一直作为中国产业支柱的重工业移开,形势则相当乐观。随着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消费更多的肉和糖,他们对大豆、玉米和糖等软商品的需求正不断上升。
糖业贸易公司Czarnikow的分析师托比•科恩(Toby Cohen)表示:“中国是全球玉米甜味剂增长最快的市场。推动增长的因素是城市化和口味的变化。”
科恩表示,除了推动钢材需求,城市化还促使中国人消费更多的糖。“在中国农村地区,糖的人均消费量非常低,每年仅有两公斤。而在城市地区,这一数字可能高达每人25公斤”。
中国正经历着全球最大规模的农村向城市移民的过程。随着人们进入城市,他们不仅消费更多的糖和肉,而且还购买更多的家电产品,建造更多大宗商品密集型的住房。
这已经转变为对铜等金属的强劲需求。尽管铜价已大幅飙升,但铜的实际需求仍保持旺盛。消费者仍在加大购买从冰箱到汽车这些使用铜的机械产品。
尽管自今年4月以来全球大宗商品指数下跌,但中国需求不会就此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