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环保概念股在A股市场表现活跃,纷纷上涨,涨幅均高于昨日大盘的走势。“环保概念股走强,与消息面中PM2.5确立时间表的新闻不无关系。”一位券商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
12月21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表示,环保部将抓紧修订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将增加可入肺颗粒物(PM2.5)、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三项国际通行的监测指标。周生贤同时确定,将于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O3的监测。
不过,相关专家昨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将PM2.5纳入监测是可喜现象,但问题是:何时才能公布PM2.5的中国标准?面对可能昂贵的监测成本,地方政府是否会积极且如消费者所愿坚持这项监测?在确定监测的同时,是不是又应该切实加强对PM2.5来源的监管?”
大势所趋
据了解,PM2.5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截至目前,中国只监测10微米的颗粒物(PM10),但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昨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实际上,从前几年开始,一些城市就将PM2.5纳入了试行监测的范围。”
事实上,在周生贤发表上述言论前,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12月20日就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PM2.5监测。
在某医学教授看来,这是大势所趋的一件事,“一方面,从国际上看,美欧很多国家早已开展PM2.5的监测;另一方面,这也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但包括该人士在内的多家医院人士均以“敏感”为由,拒绝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的深入采访,尤其是“最终实施的具体标准还没出来,就更没法谈了”。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
地方平衡
尽管已经确定时间表,但对PM2.5监测的成本并不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朱建平就将“资金筹措”作为“最大的问题”。朱建平初步估算,“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总投入要20多亿元。”新华社12月20日也援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毅的话表示,国际上常用的PM2.5自动监测方法包括β射线法和振荡天平法和光散射法,其中,“振荡天平法可以提供分钟数据等高精确度的实时数据,但仪器较贵,需要人员维护水平较高”。
宋颂兴则认为,最根本的问题不在资金,而在于地方政府对PM2.5监测的长期支持和对PM2.5污染源的不断治理。“目前的疑惑是,在限制私家车数量可能性不大的前提下,只能对加紧对工业污染、电厂发电等的治理。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或会对地方政府的GDP产生冲击。进而可能加速其对PM2.5监测的抵制情绪。”他说。
然而,在研究机构看来,PM2.5确定时间表对环保产业却是一大利好消息——平安证券认为,对PM2.5关注度的提升有望加快火电除尘器的升级和非火电行业除尘器覆盖的进度;爱建证券认为,未来空气净化器这一空调行业中的子项目的需求将得到挖掘;长江证券认定,PM2.5新标对汽车行业影响或比较有限,其表示,“目前汽车PM2.5排放占排放总量的30%以内,汽车行业PM2.5排放主要来自柴油机,因此环保部门对PM2.5的重视,将加速重型柴油车国4排放标准的出台,这将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企业带来有利影响”。
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短时间内,PM2.5实际上对相关企业的业绩提高相对有限,只能称为“潜在市场”。宋颂兴对此表示认同,“毕竟,与石化等行业比起来,PM2.5产生的总体效益仍属于‘小巫见大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