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一结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随即启程调研地方,聆听“真话”。
12月18-19日,温家宝在苏州进行了调研。两天时间内,分别考察了常熟、昆山和苏州工业园区,并与数十家企业负责人以及地方党政领导进行了6次座谈。
“从实体企业(包括内外资各种企业)到金融机构再到园区,甚至进居民小区,应该说总理的这次调研是全方位的。”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所所长、研究员田伯平对本报记者表示。
多位江苏省内学者向本报分析,如同金融危机期间,这次温家宝总理调研的时间节点非常关键,“2012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度复杂,听听地方的真实情况和应对措施,对做好2012年的经济工作会更有底气”。
在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储东涛看来,以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江苏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1%,“经济发展的领先也意味着碰到的问题也是提前的”。
警示新兴产业产能过剩
“如果把座谈会的时间分为10份,那么总理只占用了两成,其余的八成都留给了企业。”苏州市委陪同调研的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12月18日,温家宝在苏州下辖常熟市考察了多家以制造和出口并重为主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区域和行业中均是排头兵,因而所遇到的问题也“提前”于全国。
就地方和企业反映的各种问题,温家宝指出,应对经济下行,最基本的是要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要有新的科技突破,要用科技和人才优势战胜经济发展中的困难。
不过,温家宝在与光伏企业交流后也明确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会出现产能过剩”。
田伯平就此认为,这是中央对地方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大上快上新兴产业尤其是光伏产业提出的一个“平和的警示”。
因欧美市场对太阳能光伏产业需求的下降,国内光伏企业当前市场黯淡。
今年前3季度江苏口岸累计出口太阳能电池6348万个,虽同比增加2.9倍,但出口平均价格为69美元/个,下跌55.6%。
“量上而价跌,之前传统产业遭遇到的类似情况不能再上演。”田伯平表示,中央对地方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警示,也是纠正地方对经济转型的一种误解:并不是新兴产业占比量高就代表着转型的成功。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研究员张灏翰认为,温家宝调研江苏之行明确提出的两个信息值得关注:保证进出口政策的稳定和通过财政杠杆进行减税,“这将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实现整体结构调整,是地方稳增长的信心所在。”
民资有望进入铁路?
值得关注的是,温家宝此行苏州考察,参与座谈会的企业中民企和外企占据了绝对多数。
温家宝指出,当前形势下,政策应该更加放手,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开拓寻找市场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要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和教育、医疗等领域。
将铁路排在民资投入领域的首位,这一“老话题再提出”的信号迅速被各方捕获。
“当前铁道部已是负债累累,我认为这个说法是中央为未来的铁路发展寻找资金,尤其是民间资本。”田伯平向本报记者表示。
田认为,以江苏苏南地区来看,由铁道部直接操控的铁路项目投资已近饱和,余下来的空间就是城市之间尤其是以南京为核心的辐射周边地区的城际轻轨。
“以目前铁道部的实际情况看,已经‘玩不动’了。”田表示,但从现有的情况看,在此前一轮高铁跃进中,地方政府上马的各类轨道项目亦已骑虎难下。
南京市铁投公司的一位人士向本报表示,要释放民资进入铁路领域,接下来的城市轻轨将是最大的载体。
本报获悉,为配合2014年青奥会,南京与所辖县区以及周边接壤城市规划建设三条轻轨,这将作为民资进入的铁路领域的首选。
在田伯平看来,当前地上轨道交通建设已是全部垄断,但轨道上跑什么车以及由什么企业来运营,完全可以市场化操作。
“能否真正让民资进入铁路等高垄断领域,还有待观察。”田向本报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