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一个由钢铁业主导的、削减钢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宏伟项目正面临失败的风险,原因是所有中国钢企都不愿加入该项目。中国钢企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
对该项目制定者、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行业机构国际钢铁协会(WSA)来说,未能吸引中国参与该项目尤其令人感到尴尬,因为该协会的主席是中国一家最大型钢企的总经理。
今年10月,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被任命为WSA主席,任期一年。这项任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争取中国大型钢企参与主要由欧洲和美国钢企设计的减排努力,以确保国际钢铁业在环保、健康和安全等全球议题上建立统一战线。
张晓刚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尽管他赞成中国钢企加入该项目,但鉴于中国其它大型钢企均拒绝加入,鞍钢认为合作是不可能达成的。
“我们必须尊重(中国)钢铁业的整体意愿。
“单凭我们(鞍钢)自己是做不了这类事情的,”张晓刚表示。
中国钢企之所以拒绝加入,是因为中国大型钢企的许多官员担心,如果加入该项目,可能会在无意间泄露技术数据,为竞争对手提供在商业上有用的细节。
二氧化碳是与全球变暖有关的主要污染物,而钢铁业是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者之一。去年,所有炼钢相关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估计达到25亿吨,占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5%。
钢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在大幅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导致钢厂产量飙升。
尽管许多钢企利用一系列新技术思路(比如使用普通焦煤之外的种种高炉燃料)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仍然出现了上述情况。
2006年,钢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0亿吨左右。
WSA于2007年宣布了上述项目,其目标是说服全球多数大型钢企定期向WSA提供旗下各钢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另外还要将这些数据与钢厂运营过程的细节挂起钩来。
WSA本来希望通过建立排放量与钢厂技术类型(以及运营方式)挂钩的数据库,能够更好地理解哪些技术手段可在不对近期全球钢铁产量快速增长造成干扰的同时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
WSA总干事埃德温•巴松表示,该协会对中国钢企拒绝参与该项目“感到遗憾”。2010年全球钢铁总产量为14亿吨,中国钢企钢铁产量占到44%。
但巴松表示,尽管中方拒绝参与,该项目依然具有价值。
“有(中国以外的)逾200家钢厂在向这个监测项目提供信息,我们收集上来的这些数据非常有用。
“我仍希望中国钢企在适当的时候会做出决定、表示愿意加入该项目。”
巴松表示,WSA向中方保证过,该项目中的任何数据都只有协会的少数官员才能看到,不会让单个企业获得。
然而,美国大型钢铁制造商纽柯公司(Nucor)首席执行官丹•迪米科(DanDiMicco)表示,如果中国钢企不加入,那么该项目几乎“毫无意义”。
一位要求匿名的欧洲大型钢企首席执行官表示,中国钢企不参与该项目,使得这项把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技术参数挂钩的全球努力成为“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