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铝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工信部有关负责人3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规划进行了权威解读。
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据了解,《规划》为推动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步伐指明了方向。
据介绍,2010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3093万吨,消费量约3424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有色金属品种较多,尽管不同品种发展特征不一致,但在国内外需求带动下产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目标,具体到铜、铝、铅、锌、镍、镁、钛、锡、锑、汞等十种常用的有色金属,产量将控制在46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为8%,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产量分别控制在650万吨、2400万吨、550万吨和720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3%、8.8%、5.2%和6.9%。
据介绍,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主要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及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行业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行业发展要素约束增强。国际上围绕资源、市场、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优化产业布局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随着生产要素的变化,部分产品产业布局亟待优化。电解铝、镁冶炼等产能严重过剩,2010年开工率分别只有70%、60%。
《规划》明确“十二五”有色金属行业布局调整要统筹规划,提出了引导行业进一步优化布局的方向和任务。以满足内需为主,严格控制资源、能源、环境容量不具备条件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产能。
《规划》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到2015年,实现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8%增加到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