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亿"吞"普茨迈斯特 三一重工打入全球技术心脏 |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31 9:55:28 |
继外媒报道三一重工(600031,SH)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消息后,三一重工于昨日(1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收购事项已由董事会审议通过,其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将出资3.24亿欧元,与中信基金联手收购。
公告显示,收购方三一德国和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已于1月20日与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股东签署协议。三一德国与中信基金各收购该公司90%和10%股权,三一德国将出资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
三一重工相关人士昨天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日(1月31日)下午将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
“三一重工在混凝土泵车制造领域销量虽然最大,但技术和品牌还是不及普茨迈斯特,它是国际顶级品牌。在销售网络上,三一可利用其网络,在业务上两者互补,一旦发挥出协同效应,对三一重工的意义重大。”华宝证券高级研究员王合绪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
据报道,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在收购协议签订后表示,三一重工在德国科隆附近建造的混凝土泵厂已经投产,此次收购完成后,三一重工将把普茨迈斯特作为海外总部,以后三一的产品主打中低端,普茨迈斯特主打高端。
普茨迈斯特仍将独立运作
资料显示,普茨迈斯特是全球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成立于1958年,主要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各种形式混凝土泵及辅助设备,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是普茨迈斯特的行政、技术和售后服务中心,并在全世界拥有销售网络,已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子公司。
在混凝土泵车制造领域,普茨迈斯特长期居于领先地位。数据显示,普茨迈斯特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长期高达40%左右,且9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遍布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其全球市场占有率下滑。截至2011年,该公司共有3000多名员工,实现销售收入5.7亿欧元。
“普茨迈斯特为什么会卖?我曾与它的中国区主管聊过,普茨迈斯特实际上已陷入了财务危机,早已被银行托管了。金融危机对其冲击很大,现金流出问题了。它是家族企业。从销售量来说,普茨迈斯特已不再是老大了,已被三一重工超越了。”王合绪说。
据日本新闻网1月23日报道,世界最大的建筑机械制造企业之一的日本小松公司,去年在中国市场上败给中国本土的三一重工,三年来第一次让出了中国建筑机械市场老大的宝座。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在去年11月份,三一重工的销售量超过小松1.5倍,12月份更是超过了2.8倍。全年销售量猛增43.5%,达到20305台,超过小松的20151台。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都是这一两年翻倍冲上来的,因为他们抓住了中国的机会,但放在国际上比,(与国内的地位比)是不相称的。”王合绪称。
据相关资料,普茨迈斯特原本由其创始人KarlSchlecht名下两家公司共同持有,其中KarlSchlechtGemeinnützigeStiftung持有99%股权,KarlSchlechtFamilienstiftung持有1%。摩根斯坦利将作为本次交易的顾问。
“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巨头CIFA约60%股权,动用了3.7亿欧元资金,按当时的汇率约合40亿元人民币,这次三一重工动用3.24亿欧元约合26.54亿元人民币,且控股比例达90%。更重要的是,普茨迈斯特的价值远比CIFA高。”王合绪说。
据了解,在全球混凝土机械市场,普茨迈斯特和Schwing为一线品牌,CIFA紧随其后,三一重工则为近几年的后起之秀。
普茨迈斯特和三一重工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海啸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泄漏救援中成为“明星”。普茨迈斯特的长臂泵车在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也曾通过外交部向三一重工紧急求援一台62米臂架混凝土泵车,三一重工免费提供一台价值100万美元的62米泵车驰援日本。
王合绪说,“从臂架高度来比,三一重工的产品最高,可达80多米,普茨迈斯特最高只有70多米,它的主力产品是五六十米高的臂架。但是比产品还要看可靠度,普茨迈斯特的产品可连续使用100小时无故障,但是中国的产品达不到这个技术水平。因此,综合来说还是普茨迈斯特实力更强。”
据报道,梁稳根在收购协议签订后表示,合并完成后,普茨迈斯特仍将独立运作。普茨迈斯特总部斯图加特将成为三一重工在中国以外的新全球总部,三一重工仍将专注于开拓国内中低端市场,普茨迈斯特则继续保持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原公司总裁NorbertScheuch仍将留任,并将进入三一重工管理层。
打入“技术心脏地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三一重工位于德国科隆附近的混凝土泵厂已于2011年投产,三一重工成为中国首家在德国投产的工程公司。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昨天在博客中表示,三一重工将收购普茨迈斯特,标志着三一重工海外战略发生重大转折。过去该公司领导认为海外并购面临多重陷阱,因此,其海外投资方式主要是建新厂。而据调查,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传统产业往往产能过剩,如果中国企业还去建新厂,容易与当地企业发生冲突,因此,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传统产业投资应该多用并购方式。
王志乐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上工申贝收购德国缝制设备企业DA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收购德国科堡,都是成功案例。
去年,英国《金融时报》曾指出,对于通常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德国工程集团而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开始成为其强劲对手——直击德国出口成功的核心。在技术方面,一些中国企业,例如三一集团,可以与德国对手一争高下。
在中国企业准备进军欧洲市场之时,德国许多规模较小的家族工程公司却缺乏进军亚洲所需的资源。西门子或博世等工业巨头早就为进军新兴市场制定了低成本策略,包括在亚洲建立大型生产厂和研发中心等,但中小企业很难效仿它们的做法。
“普茨迈斯特是一个家族企业,所以这是一桩德国著名中小型专业制造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并案例。”王合绪说。
王合绪表示,普茨迈斯特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在业务上与三一重工互补,一旦发挥出协同效应,对三一重工意义重大。
据悉,目前中国企业早已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机械制造业的领头羊。2010年,中国机械销售收入增长12%,达到3000亿欧元(约合3930亿美元),而德国机械产业收入下降了23%,至1780亿欧元。
AlixPartners董事总经理RomanZeller则表示,即便在中国的推动下,德国工程产品订单今年上半年激增了32%,也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德国工程企业不仅在本国市场输给了中国企业,在印度和巴西等国也是如此。
“我的体会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从低成本的廉价产品转向更加精密的产品,”德国咨询公司SKP董事长赫尔曼·西蒙表示,“他们通常把德国人视为标杆,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这种新型的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位国际投行人士处了解到,中国其他一些工程机械领域的巨头纷纷效仿三一重工,正四处撒网调查并购目标。
三一重工还于昨日晚间发布了业绩预告,表示由于主营产品需求稳健增长、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2011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0%至60%。2010年公司净利润为56.1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11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