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渤海钢铁集团走通重组关口,无疑给民营钢企指明了一条出路。工信部一关已过,但发改委 核准仍是拦路虎
经过三年多的等待,唐山渤海钢铁集团(下称渤海钢铁)终于拿到了工信部的一纸批文。
2012年1月21日,工信部称已正式批复渤海钢铁联合重组方案,要求渤海钢铁加快实施丰南区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工作,争取在2012年底前基本完成联合重组工作。
“这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 渤海钢铁一位高管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这确实也只是一个开始。渤海钢铁重组能否继续前行,还须等待发改委的关键“路条”——核准批文,而这一步的前景仍阴影憧憧。“要获得发改委的项目审批更难。”这位高管坦言。
民营钢企都在看着渤海钢铁,一旦其走通重组关口,无疑给民营钢企指出了除投靠国企之外的另一条出路。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幅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全国形成六家至七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以河北省为例,其目标是培育三家至五家具有较强实力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末全省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减少到十家左右。毫无疑问,对占据中国钢铁行业半壁江山的民营钢铁企业来说,大多数只有通过重组才能获得生存。
在三年漫长的审批等待中,河北的民营钢企已有几番聚散离合。最初他们曾抱团式重组成新武安钢铁集团、长城钢铁集团和渤海钢铁三家,但新武安集团和长城集团的部分成员经受不住审批难关的煎熬,纷纷投靠河北最大的国有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被河北钢铁收入囊中的12家民营钢企中,九江线材、燕山钢铁、荣信钢铁、鑫达钢铁、唐山松汀此前均属长城钢铁集团;而新金钢铁、裕华钢铁和金鼎重工此前属于新武安集团。挺过了国有钢企的诱惑,拿到了工信部的审批,渤海钢铁现在正继续努力地跑发改委的“路条”。
“现在,我们成员企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已经都做完了,每个企业都淘汰了2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上述渤海钢铁高管称。他们注册的公司,在2010年资本金就已到位,各个成员企业都拿出了真金白银;集团新建项目用地也已经有了,“但迟迟未能动工,一直在等有关部门的批复。”
惟一的出路
“从工信部的批复看,说明政府还是认同渤海钢铁这种重组模式的。”河北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渤海钢铁有实质性重组,二是其通过整合实现了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引发钢市低迷,中国钢铁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钢铁重镇唐山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走上了钢企联合重组的道路。39家民营钢企整合重组为长城钢铁集团和唐山渤海钢铁集团,长城钢铁由九江线材牵头,由迁安27家民营钢企共同出资;渤海钢铁由国丰钢铁牵头,由唐山丰南区的12家民营钢企出资。
渤海钢铁于2009年5月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10亿元。2010年1月,国丰钢铁对渤海钢铁投资5.1亿元,持股51%。根据渤海钢铁规划,以搬迁改造、减量置换方式,在丰南沿海工业区建设一座现代化新型钢铁联合企业。一期项目为铁钢材年产500万吨,项目建设期间,12家成员企业均不增加新产能、不上马大型技改项目,同时制定淘汰落后装备的时间表。待一期500万吨产能建成投产后,拆除国丰等成员企业的22座高炉、14座转炉,总计淘汰炼铁产能682万吨/年、炼钢产能690万吨/年,企业主体由12家减少到6家。
在渤海钢铁500万吨新建产能达产、集团稳定运营之后,根据产业政策要求,采用集团对所属企业反向收购、成员企业资产折股等多种方式,继续进行搬迁改造、减量置换,最终将企业整合成一家,使唐山丰南区钢铁总产能下降20%,形成一个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产能1000万吨以上的钢铁集团。
资讯总监徐向春对财新《新世纪》记者分析,“渤海钢铁对采购、财务、销售、管理等都进行了统一。其新建钢厂在沿海,是符合钢铁发展需求的;其新装备的产品定位和新装备也有利于节能减排;计划新上的装备比传统工艺和装备节能20%以上,也符合政策。”
成员企业瑞丰钢铁的一位副总经理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集团进行实质性重组后,大大降低了成员企业的运营成本,避免恶性竞争,“重组完成后,企业规模、议价能力、银行授信都将大大提升,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重组后,产品定位为高附加值产品,这也将增强盈利能力。” 上述渤海钢铁高管称。
根据中钢协数据,2011年11月钢企亏损面超过三分之一,若扣除投资收益,净亏损达9.2亿元。去年前11个月,中钢协会员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率只有2.55%,远低于同期规模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以国丰为例,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10.5亿元,营业利润率为5.98%;低于2010年的7.25%和2009年9.78%。
“我们盈利能力虽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一直在下降,今年四季度更差,营业利润率估计还达不到5.98%,所以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来提高盈利。”上述渤海钢铁高管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
等待无期
工信部的审批,渤海钢铁足足跑了三年,一度还与审批“擦肩而过”。上述渤海钢铁高管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国丰钢铁董事长张震经常去工信部跑批文,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也曾对项目批复“赞同支持”,但鉴于当时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项目批文“不发为好”。
“渤海钢铁集团是符合产业政策和‘十二五’规划的。”工信部原材料司一位人士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我们一直提倡河北这种钢铁规模较大的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减量调整产业布局;像唐山也需要钢厂搬迁改造。”
这位工信部人士介绍,去年年中,工信部曾去唐山调研,重点了解了渤海钢铁的兼并重组思路。“他们通过搬迁改造、减量置换方式新建500万吨产能,并没有新增产能,且其新建项目产品也是政府提倡的高附加值产品。”
根据渤海钢铁项目设计,产品定位为精品棒线材和热轧大棒、超薄铸轧带和无头轧制超薄热轧钢带,其中超薄铸轧带和无头轧制超薄热轧钢带(ESP)技术分别由美国纽柯(NUCOR)钢铁公司和意大利阿维缔公司(ARVEDI)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
“目前我们只是联合重组获批,要完成重组还需要过发改委这关。因为虽然我们没有新增产能,但要在丰南新建项目,所以还需要发改委核准。”上述渤海钢铁高管对财新《新世纪》记者坦承,要获得发改委审批估计难度很大。
他表示,“500万吨基地是丰南区12家民营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后发展的一个平台,如果没有发改委核准,我们也就不能开工,这也就是说,即使有了工信部批复,渤海钢铁的整合也无法推进。”
根据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规定, 政府要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进行核准,即包括农林水利、能源、交通、电信产业、社会事业、外商投资等在内的十三个领域,按不同规模,分别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地方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发改委即为核准的主管部门。
“什么叫核准,只要符合要求就应该核准。” 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许多符合要求,比如符合产业政策、环评等要求的项目,也很难获得核准。”
由于发改委的核准制,中国钢铁行业出现了大批钢铁“黑户”。只有少部分大型国企的项目获得批准,比如首钢曹妃甸、鞍钢鲅鱼圈以及新余钢铁1580mm薄板工程等项目。“如果发改委核准渤海钢铁重组项目,等于说明发改委承认了之前渤海钢铁集团所有成员企业的产能合法。”刘海民表示,从发改委历来做事的风格判断,“这很难。 ”
2010年7月,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意在让违规产能合法化。但发改委11月又发布了《关于清理钢铁项目的通知》,要求对钢铁项目进行一次性清理,这让希望通过工信部获得追认的钢铁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最后,工信部和发改委都未公布此次调查结果,不了了之。
“其实,国家发改委只要出台一个产业政策导向目录就可以了,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只要符合环评要求的,你管人家投资多少,有没有效益?”刘海民说,很多民营企业比政府研究得透彻,他们自己出钱投资肯定会考虑回报,“发改委就应该放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