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煤电油运价格上涨、成本居高不下、钢铁市场大起大伏、焦化产品价格低迷等因素的严峻挑战下,我国焦化行业积极促进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加快延伸产业链,适度多元化发展,在满足市场对焦化产品巨大需求的同时,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粗钢、生铁、铁合金、电石等主要耗焦行业较快增长的拉动下,1~10月,全国共生产焦炭3.58亿吨,同比增长13.4%,焦炭表观消费量为3.55亿吨,同比增长13.3%。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分析,1~10月,重点统计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焦炭1.11亿吨,同比增长4.1%,钢铁企业焦炭产量小幅平稳增长。其他焦化企业生产焦炭2.47亿吨,同比增长18.1%,较重点统计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增速高14个百分点。但在10月中下旬后,受钢铁等主要耗焦大户减产限产等影响,独立焦化企业开工率大幅下滑10%~30%,独立焦化企业的产量呈现前高后低。
产量大增的结果是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再加上原料煤价格保持高位和下游钢铁市场的大幅波动,2011年焦化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价格低迷,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
炼焦煤作为焦炭的最主要生产成本,2011年呈现资源偏紧、价格高位运行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月份国内大矿焦煤大幅调涨100~150元/吨。11月1日起焦煤税率调整为8~20元/吨,其他煤炭0.3~5元/吨。各省再度出台出省调节基金控制焦煤外运,贵州、河南、山西等省焦煤到厂含税价格成本大幅上升。进口焦煤的价格也在大幅上涨。1~9月,我国从蒙古进口炼焦原煤1365.8万吨,同比增长36.6%,成为我国炼焦煤进口资源第一大户;从澳大利亚进口炼焦煤625.6万吨,同比下降52.4%。
而作为焦炭的主要下游,今年以来钢铁市场跌宕起伏使得焦炭价格升少降多。11月末与9月初相比,国内螺纹钢、中厚板、冷轧薄板价格累计跌幅分别达10.9%、10.8%和4.4%,直接导致了焦炭产品降幅达到8%,吨焦亏损额度达到300元/吨。在钢铁企业减产限产和下调焦炭采购价格的情况下,大多数独立焦化企业被迫加大减产限产力度。
面临焦煤和钢材(4228,51.00,1.22%)的双重挤压,2011年焦炭价格处于低位水平,以及化工产品带来的微利进一步被吞噬,焦化企业亏损面显著增加。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加大淘汰落后焦炭产能力度,涉及山西、河北、河南、重庆、云南等20个省份,87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指标为1975.5万吨。截至9月底,90%的落后产能已经完成淘汰。与此同时,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初步统计,1~11月,我国新投产焦炉42座,焦炭产能约2354万吨。
1~11月,我国有8套干熄焦和1套煤调湿装置投产。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焦化行业优化产业结构,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保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统计显示,1~10月,我国炼焦工序能耗同比降低0.2千克标煤/吨焦,下降0.16%。
与此同时,我国焦化企业正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已经涉足焦化副产品精深加工、化工、新材料、农林、建材、地产等多个行业,均促进焦化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统计,1~11月,我国焦化企业新增焦炉煤气制甲醇产能126.5万吨、煤焦油加工产能90万吨、粗苯加氢产能28万吨、炭黑26万吨(其中白炭黑10万吨),首套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已在乌海投产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