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的牵连,产能过剩的焦化行业一直是亏损重灾区。然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首山焦化公司不仅没有陷入亏损泥沼,2011年反而盈利7000万元,令同行羡慕不已。
“只有以‘化’养‘焦’,才能带来产品结构彻底改变。”董事长姜玉山反复强调的这句话,道出首山焦化远离危机的真谛。
焦炭暴利成历史,主副颠倒为正道
记者:您怎样看待欧美债务危机对焦化产业的影响?
姜玉山:我国焦化业目前普遍效益不好。但我个人认为,欧美债务危机并不是根本祸首。跟随钢铁业的膨胀而膨胀,产能急剧扩张,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下,才是国内焦化业遇到风吹草动即势如山倒的真正原因。
就拿前几年来说,受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猛增、钢铁和相关行业超常规发展的影响,焦炭市场需求急剧增长,产品价格持续攀高,国内均价由2001年的每吨400元上升到2004年的1400元。因此,许多企业大力投资焦炭项目。而一片繁荣的背后,隐藏了深层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了焦炭产能过剩,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急剧下降。
因此,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欧美债务危机,都只是导火索,行业不景气的主因还是产业非科学发展、非理性增长。
记者:目前国内大多数焦化企业现状如何?
姜玉山:从全国范围看,焦化企业举步维艰。下游钢铁行业不景气挤压焦化行业的市场,上游煤资源紧缺和价格飞涨,又挤压焦化企业的利润。两头受挤,企业当然喘不过气来。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全国约有4.2亿吨焦炭产能,而具体使用的只有约3.5亿吨。
因此,尽可能减少焦炭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损耗,尽可能增加一切利润,已成共识。而着力加强焦化行业中“化”的色彩,成为重中之重。目前,焦化企业每生产一吨焦炭基本亏损150元,100万吨规模的焦化企业就亏损1.5亿元。但同等规模下,化产回收则会盈利1.7亿~1.8亿元。目前国际上炼焦企业可加工回收的副产品有200多种,而我国焦化产品的深加工水平还很低,所以危机袭来一些企业自然势如山倒。
由此看来,焦炭产品暴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如果还持传统观念,认为焦化的主导产品是焦炭,化产品是副产品,就大错特错。目前,主副颠倒成为焦化发展的正道,以“化”养“焦”是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最靠谱,一流技术最关键
记者:能否详细介绍企业在以“化”养“焦”方面的具体做法?
姜玉山:我们不放过生产环节的任何化学元素,尽可能延伸产业链。企业目前已基本形成原料煤入洗、矸石制砖、中煤发电、精煤炼焦、化产全回收并深加工、煤气综合利用等丰富的循环经济产业框架,做到原料入厂后全部转化为产品,没有废物和污染排放。
比如,我们生产过程中首先产生3种产品:70%的煤炭生成焦炭,近30%的煤炭生成焦炉煤气,还伴生煤焦油。我们用60%的焦炉煤气制氢,通过16千米的管道供给集团下属尼龙66盐公司。然后我们把剩余的焦炉煤气制成甲醇和二甲醚,分别达到年产10万吨和20万吨的规模。对于煤焦油,我们将其中的70%加工成改性沥青,将其供给集团下属的开封碳素厂生产针状焦。煤焦油的另外30%,我们用来生产高附加值的萘油和洗油。对于剩余废气,我们输往电厂发电。洗煤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等废渣,我们则制成砖。就这样,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液、气、渣全部被吃掉。
记者:这么长的产业链确实让人羡慕,一环扣一环都能做成功,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姜玉山:保持技术一流是关键。就拿我们最核心的几个设备来说,年产200万吨焦化项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炉型,碳化室高度7.63米,不仅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顶装焦炉,而且采取三段加热、分格蓄热等世界炼焦行业专有新技术,实现整个生产系统全自动化控制,是国内第一座实现全部国产化的大型顶装焦化设备。项目配套的煤气制氢项目采用变压吸附制氢技术,该技术获得4项国家专利和1项美国专利。项目每年生产的氢气3亿立方米,通过地下管道直接抵达66盐公司,作为制取尼龙66的主要原料。这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工程,而且在对接尼龙化工产业链方面,也是世界唯一装置。项目同时配套10万吨/年苯加氢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低温加氢及萃取蒸馏技术,生产工艺达到清洁生产标准,环保效益显著。
技术保持一流,保证了产品的低成本,竞争中自然跑得快。
产品走高端,老焦化变身新型煤化工
记者:在产业链的放射延伸中,企业的化工产品是否有所选择?选与不选,有何标准?
姜玉山:在经历了大宗焦化产品产能过剩的疼痛后,我们在下游化工产品开发方面遵守三个“格外”原则:格外注重“有所为、有所不为”,格外注重差异化,格外注重开发高端产品。
比如上面提到的用改性沥青生产的针状焦,是煤系针状焦,打破了石油路线。我们还下决心把煤焦油发展成高效益产品,正在积极研发和建设,力争做到国内最大,质量最高。这样,我们又可以直接对接集团下属的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开封碳素厂,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还有,我们正和研究所联合,从煤气里做乙炔,已经中试。这样,我们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电石法生产乙炔的高污染、高耗能、高成本“三高”路线,并从焦化介入到盐化工,直接和集团的盐化工对接,是国内首创。
另外,我们正与有关科研院所联手,从氢气中制硅烷,已小批量工业化。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想方设法制成多晶硅,这种技术是传统光伏产业制多晶硅成本的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