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依法受理采矿权申请登记。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采矿权延续登记26宗;受理变更登记3宗;受理转让登记1宗(即:神华君正白音乌素煤矿转让给神华海勃湾矿业公司);受理划定登记5宗;受理抵押和解除登记9宗;受理探矿权延续3宗;办理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核实申报7件;办理储量备案1件。
2、全面开展矿业权换证工作。按照自治区的要求,结合全市实地核查成果,按照无问题、交叉重叠、违法开采、坐标漂移、登记错误等几类情况对我市的矿业权进行了甄别梳理,对不同类型进行处置。全市共换发1980西安坐标采矿许可证工作120个。
3、推进了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工作,探索“先关闭后整合”的资源整合模式得到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认可,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重点矿山整合要求和《乌海市非煤矿产资源整合与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坚决关闭不符合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要求的矿山企业,拟关闭的59家非煤矿山企业已登报公示;将乌海市3家煤矿和1家鄂旗管辖煤矿整合为2家;并确定将乌海市的27家非煤矿山和鄂旗的4家非煤矿山整合为11家。现已将我市14家非煤矿山和鄂旗的4家非煤矿山整合为7家,为整合矿山企业办理了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其余的13家非煤矿山企业将在近期开展整合工作,拟整合成4家。
4、开展了储量动态检测工作。根据全市实际情况确定了4家核查检测单位,共承担项目132个,目前已完成105个,其余27个正在抓紧落实。积极协助检测机构从厅信息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采取行政手段督促矿山企业尽快完成储量动态检测工作。通过储量动态检测工作进一步摸清了我市矿产资源储量家底,为今后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配置的理论依据。
5、积极申请地勘基金。2011年,申报了海南区雀儿沟西区煤炭普查地勘基金项目和乌达区乌兰淖尔地热资源勘查地勘基金项目,拟争取专项资金800万元。两个项目已报自治区地勘基金中心,项目顺利立项。
6、开展了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申报煤炭资源储量核减工作。积极与地勘八院联系,抽调专人对我市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压覆资源量及火区损失资源量进行核实核减,并编制核查报告,争取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认可,为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申报奠定基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成功申报,可使我市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全面推进我市城市和经济两个转型。
7、加强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坚持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评审和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截至8月底,共有97家矿山企业进行了方案论证与备案,涉及面积74.20平方公里,评估治理费用10.97亿元;已核定保证金的矿山企业共143家(含灭火工程),实缴92家,核定金额为29.30亿元,实际缴存金额为1.98亿元,缴存比例为6.74%。编制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基本查清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确定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乌海市海南区三十二公里灰岩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乌海市乌达区三道坎砂坑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在自治区立项,自治区财政厅和国土资源厅有关领导到现场调研,进行投资预核算。
8、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上报了《乌海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乌海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就全市境内的崩塌、塌陷、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了划定,提出了减灾、防灾的应急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92处,根据群测群防的选点原则,共有75处点列入群防群测点,有14处编制了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三区地质灾害易发地设立明显提醒标记,共建立警示牌及提示牌60余处。汛期制定了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的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