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钢铁业依然没有破除铁矿石成本高企的“魔咒”。在钢企销售利润率不断下滑的既定事实面前,过去关于“提高行业集中度,能增强铁矿石领域的话语权”的说法,正遭受着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质疑。
“钢铁产业集中度提高能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增加对上游的话语权?现在来看,这个好像不太现实”,4月13日,在“我的钢铁网”举办的“西安钢铁行业高峰论坛”上,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卫发出了上述感慨。
“行业集中度已经够高了”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包含国有和民营共有500多家。其中有28家是500万吨以上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产钢4.99亿吨,占比73.1%;产能1000万吨以上的16家,产钢4.07万吨,占比60%”,在此前某个会议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冶金业商会名誉会长赵喜子,曾列举上述数据对当前钢铁行业集中度进行直观描述。
行业集中度,指的是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总和,该指标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
在我国钢铁行业中,行业集中度一度以“行业前十家产业集中度”(CR10)为指标,即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
因我国钢铁业近年来不断承受着上游高价铁矿石带来的成本压力,而这一压力的出现,一度被业内人士解释为“钢铁行业‘一盘散沙’,钢企各自为战,由此,国内钢企在和国外矿山的铁矿石谈判中缺失了话语权”。
为解决上游铁矿石领域“话语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钢铁业不断推进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千万吨级钢企从8家上升为15家,且这15家钢企的平均规模为2512万吨。同在这5年时间内,前十家钢企粗钢产量占总产量比从34.7%上升为48.6%。
正如前述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冶金业商会名誉会长赵喜子所言,“5%的企业生产73.1%的钢;3.2%的企业生产60%的钢,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已经是集中度比较高的了”。
行业集中度已经够高了,但近期颁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却明确提出目标称,将“通过兼并重组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
“企业不是越大越好”
但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钢铁行业却依然没有破除铁矿石成本高企的“魔咒”。钢企销售利润率的不断下滑更是成为了既定事实。
据了解,从2009年至2011年,我国大中型钢企销售利润率持续低于3%,去年更是达到了2.42%的低位。而在2005年至2007年,中型钢企销售利润率尚在6.28%至7.29%之间。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今年3月份在第十届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上介绍,去年10月、11月和12月,大中型钢企当月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分别只有14亿元、12亿元和30亿元,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仅为0.48%、0.43%和1.04%。“若扣除部分企业投资收益、非钢产业利润增加影响,四季度钢铁主业基本处于全行业亏损状况”。
按张长富说法,“由于铁矿石等大宗原燃材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推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严重挤压了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
在石红卫看来,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市场控制力的增加,却没有实现对上游的话语权,“2005年至今,钢材销售利润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产业集中度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再提高以实现对上游的话语权估计也不太现实”。
需说明的是,伴随着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的过程,我国钢铁业不断推进着“兼并重组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以及淘汰落后产能。
“这些年由于淘汰落后等原因,鼓励高炉大型化,建了相当一批大高炉。因为焦炭在高炉里有个骨架作用,大高炉一定要用热强度高的焦炭,由此,强粘结性优质焦煤的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高炉大型化和优质焦煤的短缺产生矛盾。而优质焦煤是我国的稀缺煤种,这些优质焦煤主要集中山西,为此,八钢3个2500立方米的高炉建完了后发现,还要到山西买优质焦煤,从山西到新疆,这个物流成本可想而知”,石红卫举例说明了鼓励高炉大型化带来的难题。
“去年钢协的调查发现,小企业比大企业日子好过,长材企业比板材企业日子好过,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日子好过,钢企的非钢产业比钢产业好”,石红卫直言,“企业不是越大越好,总要有个边界”,“企业一大,生产效率、管控效应等大企业的毛病都出来了”。
他还评价说,过去希望的“前10大钢企占总产量的比重越来越高,通过联合重组来降低钢材市场的竞争强度,靠提高产业集中度来提高对市场的控制力”不现实。
相反,“现在很多重量级和超大集团的竞争,可能比原先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残酷,因为大家的资金比较雄厚,敢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