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方融资平台对债券市场越来越依赖,企业债的“城投化”趋势愈演愈烈。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企业债发行97只,其中城投债为71只,占比达到73.20%,平均每10只新发企业债至少7只是城投债;在2009年以前的很长时期里,这一比例一直在30%以下。
从发行规模来看,一季度企业债发行金额累计1676亿元,其中城投债845亿元,规模占比首次超过50%。
累计发行量6700亿元
城投债是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中长期企业债券,期限一般为5~10年。在近日举行的“地方债务与财政风险国际研讨会”上,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鹏元”)副总裁、评级总监周沅帆指出,近年来城投债占企业债的比重大幅攀升,成为我国企业债发行的主要力量。
据鹏元统计,2002年,在全部企业债当中,城投债只数占比仅为18.18%,规模占比则为9.52%;到2008年,城投债只数占比达到29.58%,规模占比达到15.34%;2009年是转折之年,当年这两项比例分别飙升至58.42%和36.87%,此后一路走高。
鹏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共有399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开发行过企业债,共计发行了512只债券,累计融资6712.5亿元。其中,2011年发行137只,发行规模1735亿元,创历史新高。
今年一季度,城投债共发行了71只债券,累计融资规模84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4只和623.5亿元,均有大幅增加。但发行节奏极不平衡,其中3月份一个月就发行了56只,发行金额达647.5亿元。
分析认为,由于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严格受限,地方政府不得不更多借助于债券市场与信托等渠道,满足持续高企的投融资需求。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城市建设投资需求较大,特别是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债券融资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的重要途径。”周沅帆说。
中低评级涌现
“最近几年地方融资平台整体资质保持了较高水平,但仍出现一定下滑的趋势。”周沅帆说,从已经公开发债的城投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来看,AA+和AAA级别的城投公司所占比例在下降,而AA-和AA级城投公司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据鹏元统计,在所有企业债发行人当中,2008年AA+和AAA城投公司所占比例为28.57%,2010年下降为16.38%,2011年则只有13.14%;相形之下,AA-和AA级城投公司所占比例不断上升,2008年为57.14%,2010年升至81.03%。
背后的原因是,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大量中低评级发行人涌现。
“城投评级集中于AA-和AA,与监管门槛紧密相关。”周沅帆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2010年开始,发改委出了不成文的规定,主体评级在AA-以下的,不受理材料。中债登质押式回购要求债项评级不低于AA-,交易所也作出了类似规定。”
除此之外,本报记者此前了解到,发改委在去年初出台了“211规则”,通过控制城投债申报数量,来达到控制发行规模的目的。具体而言,省会城市(含副省级城市)同时最多可向发改委申报审核2家城投债项目;地级市(含自治州)、全国百强县同时最多可申报审核1家;直辖市不受上述限制,但直辖市所属任一区仅可同时申报1家。
一位债券研究人士指出,随着债券市场的深化,发行人资质会不可避免地下移,信用风险也会越来越突出,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投债或进一步受限
值得关注的是,约有40%的投融资平台的流动比率值位于安全值之下,特别是省级投融资平台,仅仅20%的发行主体符合流动比率安全值要求。周沅帆表示:“这说明部分投融资平台的流动性较为吃紧,短期偿债压力大。”
不过,周沅帆强调,尽管部分地方投融资平台短期偿债压力较大,但风险整体可控。
据鹏元统计,目前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总负债额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82.73%,流动负债比重也达到29.01%,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周沅帆认为,从政府对投融资平台补贴金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来看,略高于3%,相对于地方财政收入来说比较小,政府补贴基本不会影响到地方财政状况,这说明地方仍然有较大空间对其投融资平台给予财政支持。
“城投本身是很难盈利的,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是靠政府补贴生存下去的命运。”周沅帆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城投债这个名字也在改了,目前上报到发改委的城投债项目开始统一采用市政债券的名称,而不是以前的企业债券或公司债券。”
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在发改委排队的城投债还有500多只。一位券商债券承销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城投债从申报到获批,要等一年时间,不过具体审批节奏还要看市场,最近城投债行情比较火爆,批下来的也就多了。”
尽管如此,周沅帆提醒道,考虑到中央为了防范控制债券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对城投债进行规范,今年城投债发行规模可能会有一定回落。
今年以来,发改委已经要求城投债偿付采用“分期付款”的条款,要求发行人一般从第三年末开始还本,以限制地方政府拼命做大发债规模的冲动,减小财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