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等机构发起设立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8日起正式上线运行。目前,该平台已拥有138家会员,开市后就有两单共计18.5万吨的铁矿石成交。
近年来,铁矿石涨价一直是我国钢铁业的心病。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指出,在过去10年里,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总共上涨9.4倍,超出了钢厂正常的挖潜降本范围。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国际矿山还推动铁矿石定价周期从年度长协缩短到季度、月度,直至现货交易,让中国钢厂逐渐沦为赚取微薄加工费的打工者。今年一季度,中国钢铁业出现新世纪(14.03,-0.03,-0.21%)以来的首度全行业亏损就是明证。
一开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国内钢厂都反对铁矿石现货交易。然而,严峻的市场环境让他们的态度起了变化。南京钢铁董事长杨思明说,钢厂买协议矿,本该享受一定的批量优惠,然而事实上,现在的协议矿价格居然比市场价高5—9美元/吨。他呼吁钢厂少买协议矿,“若一年减少协议矿用量300万吨,就可减亏1个多亿。”
协议矿价格的制定,参考了各种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代表者有外资机构编制的普氏指数。不过,这些指数的样本覆盖面有限,多基于电话询价而非真实成交价格,难言公正、合理。比如,今年4月底,在钢价和矿价均震荡下行的情况下,普氏指数却逆势上涨1个多美元至148美元,被市场质疑有“拉高”之嫌。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出现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这有点像淘宝,买卖双方把资源放到平台上交易,还引入保证金制度,使信息更加透明、履约率更高。”一位业内人士说。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这个新生事物,业界充满好奇之余,也有一定的保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现货交易平台能拉低铁矿石价格吗?解决高矿价问题,是国内钢厂最直接的诉求。不过,“西本新干线”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盛志诚认为:“铁矿石价格,最终还是取决于供求关系。现货交易平台只是一种新的交易渠道,它更加透明、可信,能给市场一定的参考,却不能左右大势。”
其二,现货交易平台能实现多大的交易量,从而掌握一定话语权。在现货交易平台的14家发起会员中,覆盖国际三大矿山和国内主要的钢厂、贸易商。乍一看阵容豪华,但事实上,矿山并没有承诺把多少资源放在这个平台交易。按照设想,交易平台每年应达到1亿吨的交易量(即进口量的20%),才能在定价上发出有分量的声音。但从首日交易情况看,尚有一定差距。
“当前,矿山卖现货习惯于招标模式,贸易商习惯于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如何让他们适应新的交易模式,难度不小。”铁矿石市场人士胡凯说。
其三,现货交易平台会否成为投机资本兴风作浪的场所。大宗商品现货化,往往伴随着价格的大起大落。“在这点上,现货交易平台的制度设计比较谨慎。比如,会员中没有金融机构,并要求有30万吨以上的年交易量。同时,设有涨跌停额度限制,等等。”北京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说。
虽然挑战很多,但现货交易平台毕竟是中国钢铁业一次勇敢的尝试。并且,在杨思明等人看来,到2013年下半年铁矿石市场也将出现过剩,垄断者能量再大也难改过剩条件下的市场规律。届时供需双方可能要探讨新的定价机制,而现货交易平台有望发挥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