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选、希腊组阁失败等因素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周一,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风险资产普遍承压下行。上周末,中国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然而,政策利好依然难以提振低迷的商品市场。专家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需求下降,以及欧债危机的不断升级,成为大宗商品迟迟不见牛市的关键原因。
昨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国内商品全线下跌,甲醇和豆粕期货跌停,上海天胶、焦炭重挫近4%,沪铜、连豆、强麦等品种大跌逾2%。外盘方面,截至发稿,伦敦金属集体下跌,伦铜下跌1.72%;芝加哥农产品普遍下挫,豆类跌幅明显;日本橡胶重挫逾5%;纽约黄金下跌1.34%,报价1562.7美元;纽约原油报94.30美元,下跌1.90%。
上海中期分析师李宙雷向记者表示,国内商品市场的普遍下跌局面其实自上周开始就出现苗头。国内4月份进出口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在外需疲软的情况下,中国依赖出口增长的经济模式受到严重影响。4月份的CPI尽管出现了一定下降,但PPI连续下降,表明生产企业产品价格的走低,进而对大宗商品需求构成打压。海外方面,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连续2个月下滑,欧债危机不断升级,同样对全球商品形成打压。
“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普跌局面,并且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一段时间,需求不足将成商品价格走低的重要原因。”李宙雷称。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黄志强认为,全球经济增速下调预期加大,美元指数短期仍有反弹空间,大宗商品近期持续弱势的可能性大。年内,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将面临大选,而全球经济无实质性复苏。
上周末,央行公布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属政策利好,理论上应对大宗商品提供支撑;但短期商品市场处于弱势调整阶段,政策提振作用相对有限。
李宙雷认为,从昨日商品及股市的表现可以看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的提振作用有限,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出此次降准是在市场预期内,这并不能改变大宗商品偏弱的基本面情况。
光大期货分析师孙永刚表示,市场一直在预期今年国内将不断“降准”,但直至5月份,央行仅“降准”两次。央行并没有选择在一季度GDP大幅下降的节点上“降准”,而是在4月宏观经济数据以及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公布之后“降准”,就是为了在不影响通胀的情况下,稳定国民经济的增长,保证实体经济流动性充沛,根本不是放松流动性的信号,更加不可臆断为股市及大宗商品上涨的号角。在全球经济不断下滑、欧洲政治风险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大宗商品将难逃弱势震荡。
孙永刚还认为,后期美联储QE3的推出十分有难度。目前,全球经济低迷,从制造业PMI和GDP数据上不难看出,经济下滑依旧明显。而货币宽松政策推出的希望却依然渺茫,美国负债占GDP比例接近100%,欧洲五国基本都超过100%。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已经没有空间去大幅量化宽松了。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甚至是美联储的态度也印证了QE3较难推出,继续量化宽松只是全球投资者的主观臆断和一厢情愿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