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温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这给耐火材料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作为我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耐火材料产业怎样抓住这样的机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呢?在产业发展创新上和人才引进上再下一些功夫,产业发展将迎来历史的第二个“春天”,成为我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
我市是全国四大耐火材料基地之一,现已探明铝矾土储量1.2亿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的耐火材料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耐火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安置了大量的人员就业,还为地方财政提供了可观的税收。
目前,我市耐火材料产品主要有硅酸铝质、硅质、锆质、镁质、碳质、轻质、不定形、特种耐火材料为主的八大系列、100余个品种,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等行业。这些耐火材料产品除了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之外,还辐射全国各大钢厂。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预测:耐火材料市场数量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品种调整空间巨大,服务方式将会发生转换,产业布局也会发生调整。这样,耐火材料总的需求量不会有太大增加,由于品种结构调整幅度较大,高性能耐火材料需求量将会增加。通俗来说就是,功能型、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等先进耐火材料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普通型产品的需求会逐渐降低。
因此,我市耐火产业的发展必须符合时代的需求,不断开发各类特种新型耐火材料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在“十二五”这段关键的发展时期,我市耐火工业发展坚持走低碳、高质、高效、高端和集聚的发展之路,依托资源和能源优势,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引进高新技术、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是我市耐火材料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来看,坚持产学研合作十分必要。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合作发展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拓展企业技术资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耐火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过程中,我市应积极开展产学研的多方合作,通过合作及时了解全球耐火材料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适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有效破解耐火材料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实现耐火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组建耐火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增强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也是为耐火材料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方式之一。
继续推进耐火材料产品结构的上档升级,也是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知道,当前全国的耐火产业发展速度都很快,如果原地踏步,那就意味着落后。适时地调整经营观念,树立品牌战略,以绿色耐火材料为导向,发展高、精、尖产品,提高中、低档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研发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抗热振、耐冲刷、高纯、高致密和超高温等综合优良性能的耐火材料,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学研多方合作,增强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广使用高效破粉碎设备,细磨、超细磨设备、自动配料车、高效混合设备、液压成型设备、高温节能隧道窑等各种高效节能设备,加快推广计算机在生产和管理系统的应用步伐。
阳泉的耐火材料产业有一定的人才基础。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耐火材料产业拥有了一批技术娴熟的一线操作工人。但是随着耐火材料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从目前我市耐火行业现状来看,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熟练掌握行业先进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问题开始日益凸显。
怎样能为新时期的耐火产业引进、培养人才呢?我市的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应瞄准国内耐火材料科研院所,引进高科技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树立从经济行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对待人力的资本观念,加强人才的引进与管理,有计划地组织招聘活动,从国内重点高校选聘一批品学兼优、且从事耐火材料专业的紧缺人才。积极开展引智合作、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人才“柔性”引进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借脑工程,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