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日公布的5月份进出口数据的意外惊喜之后,5月吸收外资也出现了七个月以来首次止跌回升。
昨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表明,虽然5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245家,同比下降1.91%,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29亿美元,同比微弱增长0.0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的分析显示出了相当的乐观预期。他指出,技术层面上,一是由于德国、瑞士等几个国家大项目的资金到位。欧盟对华投资1~4月份的降幅是将近28%,由于这几个国家重大项目的资金到位,欧盟对华投资降幅大幅度缩窄为5.06%。二是美国对华投资保持平稳增长,5月份增长0.29%。三是亚洲国家地区对华投资仍然是相对稳定的。
对于全年外贸的走势,沈丹阳认为,目前的增长情况和发展态势基本还在预料区间,并且逐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无大的意外,全年进出口总额10%左右的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这个数据可能会给那些期待政府放松房地产政策进而“保增长”的人士带来打击。然而,对于本周及接下来一段时间从欧洲弥漫至全世界的悲观情绪并没有因为中国外资外贸的单月数据而发生改变,“过冬”、“艰难时期”依然是多数机构的普遍看法。
“三年过冬”过于悲观?
虽然根据商务部从一些企业和一些地方了解的情况看,6月外贸情况总体上还保持着5月份的势头;但对那些依然在一线为订单焦虑的企业而言,5月的外资外贸回升数据并没有带来更多好的预期,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个暂时现象。
对于主要依靠下半年“暑期返校”和“圣诞订单”的柳化集团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成化工”)来说,5月总体数据回升并不能改变其对于包括欧洲市场在内的外部市场持续低迷的预期,这家全球最大的保险粉生产厂商,主要客户来自新闻纸与纺织、化工印染行业。
中成化工副经理杨小川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指出,传统上的出口旺季主要集中在7~9月,但是目前主要市场的订单都很差,丝毫没有感觉到旺季的到来,以到手的7月订单为例,与去年相比已经下降了30%左右。他从一个有经验的外贸商角度判断,最近一到两年改变的机会也很小。
“现在国内国际订单总体都不好。欧元已经跌到历史低点,人民币汇率也在放缓,国内煤价不停在跌,库存严重,这些都进一步印证了国内经济和外部环境都不会好。”他对本报记者分析说。
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珠海格力电器(21.18,-0.07,-0.33%)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电器”)的主要销售业绩则已经可以从上半年情况反映出来。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肖友元对本报表示,今年中国空调行业下半年出口销售量,最多与去年持平,很可能下滑10%左右。上半年整个行业对欧盟市场销售量下滑了50%左右,格力电器也下降了近10%。此外,中东地区不利的政治局势也带来了压力。
与此相关的是,国资委近期关于“三年过冬”的表态。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表示,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抓紧做好3~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准备。
而沈丹阳则认为,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相信中国政府都能够从容应对,毕竟亚洲金融危机和前几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都克服和战胜了,相信前途还是光明的。
“现在面对比较严峻的外部形势,企业多一些忧患,防患于未然,我觉得是应该的,是必要的。但是从我刚才介绍的几组数据看,从外贸领域、商务领域来看,从这几个月,特别是5月份和6月份的情况看,形势应该不至于如此糟糕。”沈丹阳说。
向好或是昙花一现
虽然本月由于数个大项目资金到位,外资止跌回升,但对于全年而言,这样的回升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商务部多年主管外资事务的原副部长马秀红曾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外资的波动性较大,不能从单月情况来推测全年。
本月止跌的关键正是由于德国、瑞士等几个国家大项目的资金到位,导致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7.81亿美元,同比下降5.06%,降幅比前四个月缩窄23个百分点。这个地区的经济形势如果再如预期进一步恶化,则会对中国未来吸引外资带来极大变数。
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预计将于6月28~29日举行的欧盟峰会恐难达成显著成果。最关键的因素是德国国内民意越发反对政府拯救其他欧元区国家、反对统一发行债券,这意味着迫于国内政治压力,德国政府的立场在2013年10月前恐怕只会越发强硬。此外,1300亿欧元刺激方案形式大于内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则对本报进一步指出,5月外资数据止跌只是一个意外。他分析说,由于中国1/3的外贸贡献来自于外需市场状况,1/3来自于外资在华投资企业,剩下1/3才是反映本土外贸企业实力的一般贸易。
不过,对于全年的情况,霍建国相对乐观,他预计,中国总体吸收外资全年增速为4%~5%,外贸增速超过10%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对于中国目前来说,除了国外压力,国内由于经济下行,新投资利润挤压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目前的关键还是在于能否真正落实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新的领域,比如新兴战略产业、服务贸易。目前虽然有说法,有包括调整利率在内的轻微动作,但力度还是不够大。”他说。
此前,商务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曾表示,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成刚也曾在同一场合称,商务部总体认为,如果今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同比增幅,能够紧跟GDP,达到8%左右的增长,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他认为,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长期来看增速必然放缓,“我们的政策目标和企业努力的方向只能是拉长下降过程,不断延缓下降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