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上市公司的中报预告纷纷面世,钢铁行业成了今年上半年业绩亏损的“重灾区”。
截至上周末,在34家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中,累计已有20家公司发布了中期业绩预告。其 中,仅宝钢股份、久立特材、攀钢钒钛业绩同比预增。而在报忧的17家钢企中,14家钢企预告亏损。
亏损“重灾区”
钢铁巨头鞍钢股份公告预亏19.7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下滑998.18%;武钢股份、酒钢宏兴、沙钢股份、三钢闽光等多家公司也表示今年中期业绩同比将下降超过五成以上。河北钢铁、本钢板材、太钢不锈三家钢企虽然实现盈利,但业绩也同比下滑50%~90%不等。
上半年的业绩难看,与钢铁下游行业低迷有很大关系,这也导致钢价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跌势不止,各品种价格均创下了2011年以来最低。
进入6月份,在大项目启动和基建重启的预期下,钢价一度止跌趋稳,然而,由于基建启动力度和速度不如预期,同时淡季需求转弱,产量又不见减少,进入7月,钢价再次出现了新一轮的下跌。
“根据我们的了解,6月钢厂的盈利情况还不如5月,7月更是有可能亏损。”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
死扛不减产
然而,尽管多数钢厂的经营状况在持续恶化,减产行动却一直“扭扭捏捏”。
中钢协昨天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就显示,7月上旬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日产量为165.74万吨,旬环比仍增长0.44%;预估7月上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5.81万吨,旬环比虽然微降0.36%,但产能释放依然在高位。
“现在尽管多数钢厂都处于亏损状态,但减产的成本可能比不减产更高。”一家钢厂人士对记者指出,虽然每生产一吨钢材会有几百元的亏损,但相比停产之后员工工资、银行利息方面的净流出,坚持生产可能比停产亏得还要少,此外,对于小钢厂来说,减产还可能引起银行的停贷。
根据记者从多家钢厂了解的情况,钢厂普遍反映7月份订单量环比6月继续下滑,下游终端需求难有起色。
一家钢厂的市场分析人士就透露,尽管发改委在5月份加速了项目审批,但是大项目少,小项目多,并且政策的实施存在滞后性,短时间内难以见效,而房地产强硬的调控政策以及南方雨季的频繁,都在抑制钢材尤其是建筑钢材的消费。
同时,钢铁下游行业将进入生产、销售和室外施工的阶段性淡季,钢铁行业整体需求将会继续转弱。此外,钢贸商的资金短缺和订单不足,导致钢材的社会库存量近两周也转为上升,这些都将对钢价形成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