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召开的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工作会议传出消息,目前上海市正积极争取人民币国际支付清算系统(CIPS)及其运营机构落户上海,人民银行已给予了积极回应。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组长屠光绍在此次会议上指出,要利用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加快上海作为全球人民币业务中心地位的确立。
上述会议还确认,上海市关于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已上报至国家有关部门。而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自2010年10月8日正式开展以来,先后有两批共20家企业获批试点资格,目前正在准备申请第三批试点。
记者从该会议获悉,2012年上半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其中,重大金融市场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形成了中国保监会与上海市政府合作推进保险交易所建设的工作机制,以共同推进保交所建设研究。
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扩大,金融开放和创新稳步推进。截至6月底,当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累计达2192亿元,同比增长78%。上海地区境内代理行为境外参加行开立的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数较年初增长19%,总数居全国第一。
上海融资租赁项目公司试点稳步开展,上海综合保税区共设立了11家融资租赁母体公司和23家融资租赁项目公司,租赁资产价值达15亿美元。期货保税仓单质押业务已正式启动,保税交割相关功能进一步完善。
功能性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金融机构创新和发展步伐加快。其中,商业保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商务部已正式发文同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记者从该次会议上了解到,上海市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试点准备工作,争取在三季度批准首批外资商业保理试点企业。
屠光绍指出,当前全球金融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金融改革逐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跨境使用、区域性金融改革、离岸市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金融机构转型等领域改革创新举措的推出,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下半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工作,屠光绍提出,一是要利用金融改革的深化,加快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二是利用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的转型,加快金融机构的集聚;三是利用全球金融格局的变化,加快全球金融资源的吸引;四是利用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加快上海作为全球人民币业务中心地位的确立。
他强调,金融发展环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着力推进金融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有利于金融资源集聚的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副组长徐麟表示,下一步,浦东新区将重点在集聚平台型金融服务机构、扩大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推动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创新陆家嘴金融城管理体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不断探索,持续推进,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核心功能区的作用发挥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