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电力报消息,随着电煤价格并轨的研究推进,重点合同煤加市场煤的电煤供应格局,或将演变成较为单一的2年以上中长期协议电煤(以下称“长协煤”)。
中电联提出,在没有解除铁路运输制约前,所有电煤重点合同转为中长期合同,大部分市场煤合同转为中长期合同,其电煤运输全部列入国家重点运输计划且将运力主要配置给发电集团,铁路部门优先调度安排电煤运输。
并轨呼唤“长协煤”
目前,我国电煤供应包括重点合同煤和市场煤两部分。前者与铁路运力挂钩,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占全国电煤用量的40%,此前几年价格通常较市场煤低100~200元/吨。与此相比,市场煤价格较高、变化较为频繁,而且缺乏重点运力保障。
在煤炭市场放开、电煤价格双轨制运行以来,计划煤、重点合同煤在保障电煤供应、稳定价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行电煤价格并轨,取消重点合同煤,煤炭行业进一步市场化,如何保障电煤稳定、有序供应?“长协煤”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看好。有关专家指出,“长协煤”既能保证煤炭企业拥有稳定销售渠道,又能保障发电企业燃料稳定供应,还可最大限度降低煤电双方的交易成本。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史丹说,煤电双方应严格遵循自愿、平等原则,对电煤供应量、质、价以及升贴水标准进行明确规范,并确立协议的法律效力和惩罚机制。
对于基础定价问题,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电厂负责人表示,或完全自由协商,或由国家出台指导价,应按照电厂所在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地方企业享受了低电价服务,那么电煤定价就应给电企一定的回补,不能采取全国“一刀切”的方式。
专家表示,国家应出台“长协煤”管理办法,对“长协煤”进行规范。
保障落实更关键
有关电力人士指出,签订中长期电煤供应合同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保障其落实到位。
史丹则表示,在执行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裁判员的角色,严格监督合同执行到位。她说,跨国中长期协议无法宏观干预,但对于国内电煤交易中长期合同,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完全可以做到。
价格与运力无疑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为防止电煤价格过快上涨,国家有关部门曾数次出台临时干预措施。专家指出,实行“长协煤”制度后,一旦煤炭价格出现异常变化,国家应及时进行干预。如果签订协议时价格涨幅达到煤电联动政策规定的幅度,即启动煤电联动。
我国能源资源与消费中心呈逆向分布,长距离运输难以避免,但我国目前存在运力资源紧张的矛盾。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煤炭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电厂,运输、收费等中间环节的费用占到煤价的30%~60%。部分电厂反映,仅流通环节不合理收费就占到中间环节费用的50%左右。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分析说,铁路运力目前掌握在国家手中,可以利用运力保障推动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将运力资源优先向长期协议倾斜,给予采购市场煤的发电企业运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