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泰富澳矿开工6年、耗资百亿美元颗粒无收的消息,再一次刺激了投资海外矿业的中企神经。
高位接盘
据海外机构诺顿罗氏律所的统计,2010年中国对外矿业投资总额占全球矿业交易总额的10.5%,共161宗交易,其中69.2%的交易由央企主导,但有六成的交易以失败告终。
2011年,中企的海外矿业投资风起云涌。根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2011年中国企业的海外矿业投资项目共计284宗,远高于2010年的数据。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226亿美元,涉及的投资主体有215个。来自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金属和矿产业对外投资额仅次于2008年,为历史第二高位。
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的海外资源投资有两个高点:2008年和2011年。结合上述两年国际市场的资源价格分析,在这两个年份,国际资源价格处于高位。暂且不论是否存在对经济周期的误判,“走出去”的中企在高位接盘,显然为投资项目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中信泰富这家具有国企背景的香港综合型控股公司,于2006年3月两度从澳大利亚富豪克莱夫·帕尔默手中购入西澳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中信泰富原计划以42亿美元的总投资额使公司于2009年年初投产出矿。然而,项目开工后,开采难度大、当地人工成本高、需要的中国籍员工碰到签证问题、澳大利亚的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投资成本不断被推高。截至目前,项目启动6年来,曾被迫延期3次,至今仍未能达产。
目前,中信泰富该项目的铁矿石成本已经爬升至81美元/吨,产品价格需要达到108美元/吨才能获利,相比如今80多美元/吨的市场价格,中信泰富澳洲项目的运营正处于盈亏线边缘。
盈亏考验
自2012年年初以来,世界铁矿石价格已经从138美元/吨下降至8月底的87美元/吨,持续下滑的铁矿石价格正不断考验着中信泰富的盈利空间。倘若国际铁矿石价格进一步下行,该项目只能坐等亏损。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资源价格存在继续走低的可能。据分析,到2015年全球矿石新增产能将达到10.6亿吨。届时,全球海运铁矿石供应量预计增加7.6亿吨,而铁矿石的市场需求增量仅为2.2亿吨,将有5.4亿吨的铁矿石供过于求。
在2008年和2011年,有大批中国企业投身海外矿业的淘金浪潮。当时的铁矿石价格在100美元/吨以上,以此为基价,矿业投资的投入金额也相应处于历史高位。但在目前市场价格走低的情况下,即使开采出矿石,售价也不可能达到100余美元/吨。这样罔顾经济周期的投资,如果要停止投入和开采就意味着前期投资打水漂;如果要硬着头皮坚持开采,成本传导将使下游关联企业承受远高于市场的矿产价格,整个行业将难逃亏损局面。
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振华日前在其微博中指出:何止中信,几乎我国所有国企的海外矿业投资都差不多。大概都有这几个特点:高价接盘;有不同寻常的中间人获高额报酬;没拉回来矿产(中方控股的矿);大规模突破概算;远达不到可研报告的效益预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亦表示,中企海外矿业投资的尴尬局面既有周期因素也有体制因素,此外,不少民营企业也在海外矿业投资中深套,难以自拔。
虽然目前全球泛滥的宽松货币政策为矿产资源价格走高注入了动能,但面对需求基本面的疲软,资源虚高的价格因缺乏终端消费的支撑而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进一步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2013年为3.6%,分别比今年7月的预测值下降0.2和0.3个百分点。同期,IMF与世行下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至7.8%。经济预期的下调意味着市场未来对资源需求的减少。
如今的国际经济寒潮显然有别于2008年,彼时中国的4万亿元以及美国的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强势托举了世界资源价格,并使其达到历史高点。但如今,再次遭遇经济紧缩的中国并没有大肆放松银根,美国也存在因通胀上升而被迫收紧美元的可能。国际资源价格如2008年般的绝地反弹,料将不会重现历史舞台。可以想见,未来几年,在高点接盘海外矿业资源的中国企业将饱受亏损的煎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