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期高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区间震荡,建筑钢价又进入了加速下跌通道。目前建筑钢价最新一轮的跌幅已接近8%。据最新市场报告,国内钢市已进入“供强需弱”的淡季格局。与之相应的铁矿石价格也在连续下跌。
据监测,前一轮的建筑钢价反弹是从9月上旬开始的,螺纹钢价在10月中旬见顶。10月中下旬开始,钢价转为区间震荡,11月中旬起进入加速下跌的通道。相关价格信息显示,从前期的高点至今,建筑钢的综合价格每吨已下跌了310元,跌幅为7.8%;其中11月单月的跌幅达到240元。市场内的人士说,在总体供需失衡的大背景下,供需之间的暂时相持只能是短时间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弱势震荡后,“钢价就挺不住了,以加速下跌的方式来释放压力”。
目前有两大问题值得关注。一个是国内粗钢产量迟迟“压不下来”的问题。有人士认为,除了钢厂一有利润空间就急迫复产的心态之外,国内粗钢产能再上一高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尚无明确的统计结果,但在多个行业论坛上,不少业内人士都估计,国内粗钢产能又有明显增加。在高产能的重压下,钢产量的调整很难有大的空间。
另一个是钢材社会库存的问题。以往钢贸交易环节是一个钢材的“市场蓄水池”。但这个蓄水池功能在变化。从今年7月下旬开始,国内主要钢材品种的社会库存基本处于持续减仓的状态。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可以理解成为钢材正在逐渐失去“金融属性”的表现。今年以来,国内钢贸业的融资持续困难,贸易商普遍“低仓”操作,钢材的社会库存量基本保持相对的低位。在整个钢铁业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之后,钢材的“融资杠杆功能”正在不断削弱,后期钢市的库存低位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目前,传统意义上的“冬储行情”已经盛况难再。社会库存“缩量”,而钢厂的产量又压不下来,终端需求又难有大的改观。如果这样的状况继续持续的话,整个钢材产销格局将会出现大的变化。
与钢铁业密切相关的铁矿石市场,目前也出现“跟跌”效应。进口矿价格在持续2个月坚挺之后,在11月中旬也出现了全面跟跌的迹象。从11月15日起,铁矿石普氏指数已经连续10个工作日下行,降幅达到4.8%。从目前的情况来判断,钢铁原料价格后期下跌的压力仍然较大,难以对钢价形成支撑。
相关机构分析人员认为,在接下来的12月直至明年1月份,钢市的需求将逐渐降至“低谷”的水平。国内钢厂年底面临较大的“订单压力”,出厂钢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倒挂”现象又持续存在,钢厂被迫推出价格优惠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岁末年终市场又面临集中还款的压力,一些商家可能会选择被动出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