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资源储量潜在价值超2000亿元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近日,据省国土资源厅初步统计,宝山、柿竹园、黄沙坪、水口山等16家危机矿山企业的接替资源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探获大量铅、锌、钨、锡、钼、铋、金、银、铜、锑、煤、铁矿石等资源,新增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达2000亿元以上。
所谓危机矿山,就是在现有开采利用技术、开采能力下,保有可采储量服务年限不足5年(严重危机)、10年(中度危机)、15年(轻度危机)的大中型矿山。
矿产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色金属、煤炭、铁矿石、磷、高岭土等金属与非金属资源呈日益紧缺之势。全国危矿办总工程师叶天竺称,本世纪初,我国的重要矿山约有2/3进入中老年期,资源逐渐枯竭。
矿山资源枯竭问题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2004年9月,国务院通过《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在具有资源潜力的老矿山周边或深部找矿,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2005年,湖南省16家矿山企业进入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笼子”。经过5年不懈努力,已取得丰硕成果。
宝山,这个曾经宣告破产的老矿山,已焕发出勃勃生机。据悉,在宝山矿区的中深部共探获铜钼矿体35个、铅锌矿体25个,共探获铜金属量8.7万吨、钼金属量1893吨、铅金属量34.48万吨、锌金属量38.22万吨等。在探获的矿体中,还伴生大量的金、银、镉等贵重金属。可延长服务年限52年,潜在经济价值206亿元。
去年底,叶天竺率项目验收组,对宝山矿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进行了验收,按照10项标准进行逐项打分,该项目以94分的高分被评为质量优秀项目。
“黄沙坪的铅锌矿新探明资源量,相当于新增7个大型、3个中型矿床。”3月16日,湖南有色股份黄沙坪矿业分公司负责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初步估算,黄沙坪矿区新增铅锌资源量60.9万吨、银425.4吨、钨钼锡铋33.76万吨、铁矿石4184.8万吨等。按现有生产能力,新增铅锌资源量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8年,钨钼多金属矿资源量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62年,潜在经济价值为412亿元。同时,在接替资源找矿过程中,还发现了铜等矿种的矿化标志和一定规模的铜矿体,有着“有色常青树”之称的黄沙坪矿山前景令人着迷。
柿竹园、水口山等老矿山的新增资源量也都达到大中型规模,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30至70年。
这些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经验,被国土资源部作为危机矿山找矿的典型予以推介。
危机矿山找矿战略使湖南省一批老矿枯木逢春
湖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有着“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然而,经过多年开采,不少矿山已步入风烛残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
“湖南省的主要矿区开采历史长,资源储量消耗大,一些矿山企业的资源供给能力迅速下降,直接影响湖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处长李国清说。
作为有色金属冶炼需求量最大的锌铅资源,湖南省自给率目前已不足30%。
据柿竹园有色金属公司副总经理何斌全介绍,该公司的东坡矿区铅锌开采已有几百年历史,至2007年底,保有资源不足开采2年,生产处于半停状态;同时,钨钼铋多金属生产,自2005年以来,矿体综合品位逐年下降,且原矿性质复杂,氧化严重,选矿难度加大。
再如,湖南省最大的铅锌开采矿山和铅锌原料基地——黄沙坪矿业分公司2005年的调查显示,其服务年限仅有4.89年。享有“世界锑都”之称的锡矿山地区,在经过110多年的开采后,现保有锑矿储量已不足40万吨。
随着湖南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资源短缺无疑将更为严重。
随着资源逐渐枯竭,矿区员工家属的就业与生活也将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宝山铅锌银矿1974年投产,建设规模为日采选矿石2500吨,是当时亚洲第一大选厂。30余年里,露天矿开采完,转井下浅层开采。但浅层开采完后,中深部勘探开采无力投入,生产难以为继。2006年5月,宝山矿宣布实施国家政策性破产。破产之时,除一批退休退养及已进入社保的职工外,还有在职员工1000多名没有着落。
而黄沙坪的负担更重,5000多职工加上家属,事关1.5万人的生存。
寻找接替资源已是当务之急!
2004年,湖南省瑶岗仙钨矿被国家列为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的9个试点企业之一。
2005年,湖南省正式启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
“第一步是要摸清家底。”李国清介绍,湖南省分4批次对55个国有或国有控股大中型矿山企业摸底,调查发现资源危机矿山达45个,占调查总数的82%。其中,资源严重危机矿山就有27个,中度危机矿山10个。可喜的是,45个资源危机矿山中,33个矿山的边深部发现了找矿潜力。
摸清家底后,湖南省专门制定了全省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纲要,再根据矿山的不同情况,区分类别、合理规划、统筹部署,最后确定将16家矿山企业列入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计划。
按照《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支持全国各地危机矿山找矿。据悉,目前,湖南省16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已获得中央财政投入1.402亿元,同时矿山按1:1配套投入,将找矿重点聚焦矿区深边部。
接替资源找矿,使湖南省一批老矿山枯木逢春!
“我们正在‘找米下锅’和‘等米下锅’,国家实施的危机矿山找矿举措救活了宝山!”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公司总经理薛峰激动地对记者说。
这应该说是肺腑之言。宝山矿破产后,600万元出让都没人要;如今却成了“香饽饽”,战略投资者纷至沓来。令人兴奋的是,宝山矿及周边丰富的铜资源,即将成为湖南省铜产业做大的亮点。近年内将投入巨资,建成一期年产15万吨阴极铜及采、选、冶精深加工铜产业链。
“大量接替资源被找到,不仅延长了矿山的服务年限;发现新的矿脉带、矿体,尤其是一些多金属新品种,无疑将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这次找矿,进一步摸清了矿区的成矿规律,也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副处长周亚斌说。
科学的运作机制与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找矿大突破
湖南省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突破?
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彭悦认为,找矿能实现重大突破,一方面得益于科学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则是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国传统的体制是探矿、采矿相分离。矿山企业一般只采矿不找矿,而地勘单位独立找矿,形象地说是互不相关的“两张皮”,也就是说,地勘单位的技术与采矿单位的开采能力是分开的。
而此次以矿山企业为主体,勘查与开采单位无缝对接,实现探采一体化。
湖南有色金属管理局局长宋建民认为,矿山企业与地勘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这是找矿取得快速突破的关键。一方面利用矿山在长期生产中积累下来的大量矿床地质资料,节约了勘查的时间和费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勘单位找矿的技术优势,找矿能更快更直接出成果。
承担全省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的勘查单位,无不是精挑细选。先决条件是必须熟悉矿山地质情况,具有雄厚技术力量,拥有甲级资质。如柿竹园、黄沙坪项目由湘南地质勘察院承担,有色地勘局一总队长期驻扎宝山,水口山由湖南有色地勘局二一七队负责勘查。
一批监审专家严格把关,也有助于湖南省危机矿山找矿迅速取得重大进展。为成功实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国家聘请了一批一流的老专家,组成项目监审小组,深入一线矿山、地勘单位,进行现场指导,具体部署探矿工程,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负责湖南省危矿项目监审的5位专家,尽管平均年龄已有70多岁,但他们不辞辛苦,深入找矿第一线,从立项论证、设计审查、项目实施到报告递交,全程把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保监审工作的独立性,维护专家组的权威。
尤为令人可喜的是,此次找矿,湖南省还创新了矿山找矿的新思路。如按传统的成矿理论,一般认为,花岗岩背后很难存在有色金属资源,因而放弃继续勘探;以前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开采一般都在海平面以上,此次已深入到-200米至-400米以下……但这次找矿,颠覆了以前的不少成矿理论。
彭悦认为,湖南省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能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国家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自然是第一推力。黄沙坪、柿竹园、宝山等16家矿山,这些年并未停止找矿的步伐。边深部找矿,投入大,投资风险也高,企业自身的实力毕竟有限。国家投入资金支持边深部找矿,如雪中送炭,的确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在湖南省也得到了“厚待”。全省成立了高规格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领导小组,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分工负责”的原则,承担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所在市、县,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主动提供服务,并切实维护地质勘查秩序,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纠纷;帮助矿山企业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如通过与财政部门的协调,将勘查资金直接拨付到勘查单位,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中央财政资金的及时到位。
找矿,这个“纯技术”活,在此次危机矿山找矿中,已变成了行政、技术的一次大合唱!
良好的找矿环境,让矿山企业找矿激情迸发。国家与采矿企业本是按11的比例投入找矿,但在实际运作中,部分企业的投入随着探矿深入而不断加大。柿竹园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完成了项目涉及的工程量,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较严重的2008年至2009年,也没有因为投入而影响项目进度。此外企业还投入大量资金,在深部加密勘查,深化和巩固找矿成果。
找矿旗开得胜,危机矿山找矿劲头鼓得更足。他们希望国家继续加大投入,尽快启动下一轮找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