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原煤低温干馏生产兰炭,提取7-8%的焦油,同时将产生的兰炭尾气用于发电,生产金属镁、合成氨或提氢制油,兰炭用于生产电石、铁合金、活性炭等,再将镁渣、电石灰等废料制成新型墙体材料。由此,企业实现了燃料、原料、产品、废气物之间的良性循环,一条以兰炭为纽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完整形成。这是记者在陕北榆林能源化工基地见到的众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生动实践。
以榆林市天龙镁业集团为例,该公司发展循环经济以来,金属镁单位产品能耗由原来的5.7吨标煤降至1.67吨标煤,降幅近70%,年节原煤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6吨,也使吨金属镁成本下降2000余元,年增效益3000余万元。
天龙镁业集团公司展现的成效是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循环经济发展迅猛,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积极推动试点示范,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1年,我省万元GDP能耗为1.08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5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5.77万吨,比上年下降2.13%,二氧化硫排放量91.69万吨,比上年下降3.25%,均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蓝天、碧水、青山、绿地正在成为陕西形象的新名片。
回首过去5年,陕西在“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区域循环式开发”的发展思路下,循环经济风生水起,亮点纷呈——2011年,制定出台的全国第一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陕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以及之前印发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大到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中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具体职责,小到家庭个人的节约资源、合理消费,涉及面宽,标志着循环经济工作步入依法推进的新阶段。
不断扩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实施了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了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在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及重点地市选择了29家单位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试点组织工作中,按照城市、园区、企业三个层次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除外,我省还先后在农作物秸秆、尾矿库渣、煤油气盐、兰炭、粉煤灰、煤矸石发电等方面实施了一批循环经济项目,一条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快速增加,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目前,我省已基本建立由社区回收、市场集散交易、综合利用三个层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70%的可利用废物得到回收利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以来,龙钢集团基本实现了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的“零放散”,当年产生的冶金废渣全部实现回收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90%。还有一批这样的省内有影响企业达到污水“零排放”。全省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60%以上。
紧紧抓住建设全国低碳示范省契机,推进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向陕西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同意陕西省低碳省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批复我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曾经以污染之重“闻名”于世的铜川,通过环境综合治理,成为我省第一个无机立窑水泥生产线的城市,结束了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历史,实现华丽转身。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循环经济这杆大旗下,一个绿色和谐的陕西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