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磋商未果,美国、欧盟和日本27日提请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成立专家组,调查中国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美日欧三方诉中国限制稀土、钨、钼出口案再起波澜。
28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再次强调各级政府及相关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循指令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并对稀土矿产品生产和分离冶炼企业提出准入门槛,严厉打击无计划指标及超技术指标的生产行为。
磋商未果 美日欧要求成立专家组
今年3月13日,美欧日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中国针对稀土、钨、钼的出口限制措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具体包括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和出口限价措施,并向中国提出磋商请求。各方在4月举行正式磋商,但没能就相关问题达成一致。
美国贸易代表柯克27日宣布,美国已经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请求成立一个争端解决小组,审查中国稀土、钨、钼的出口规则。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一份声明中称,中国的出口限制“不公平”。其出口规则让中国能影响全球的稀土供给和价格,给中国下游生产商带来优势,并迫使外国厂商转向中国运作。
在布鲁塞尔,欧盟贸易专员卡洛·德古赫特表示,今年早些时候进行磋商之后,北京方面并没有采取行动取消对稀土出口的限制。“我们很遗憾,只能通过诉讼解决这一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相关规则,如果磋商失败,提出要求一方可以要求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成立专家组予以调查。世贸组织网站的消息称,美欧日要求争端解决机构在7月10日举行特别会议,讨论有关成立专家组的请求。
“这就像咱们国内的民事纠纷一样,立案后法庭先是争取让双方庭外和解,和解不成那么法庭就要插手,进入调查取证,然后庭审宣判。”一位有WTO诉讼经验的律师介绍,一如磋商失败之后,WTO会应要求成立一个争端解决小组。
我国胜算何在 价格仍是关键
2009年,美国、欧盟和墨西哥有关中国限制铝土、焦炭等9种工业原材料出口的诉讼中,以2012年1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裁决维持此前争端解决委员会的结论,最终认定中国的限制措施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中国败诉。
此裁决一出,欧美贸易官员均扬言,将据此处理中国稀土问题。国内业界认为,稀土才是他们的真正目标,而2009年的诉讼只是一个投石问路之举而已。
详细分析我国在稀土国际贸易上的政策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出口税及配额限制。从我国入世的承诺上看,稀土的出口税问题是我国的一个弱点,因为当时入世承诺中,我国放弃了对稀土征收出口税的权利。业内专家认为,在出口税问题上,我国处在不利地位。
但是从配额制而言,无论是原先的关贸总协定还是世界贸易组织,在它们的相关条款中明确规定,国家可以对“可用尽”的资源实行配额管理,前提就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需一视同仁,即在限制出口的同时,对本国也采用限制措施。
我国现行稀土政策的优势就在于我国对稀土就采取指令性开采,即国内市场也是采取配额开采,与此同时,工信部也对分离冶炼指标进行配额控制,因此商务部采取的出口配额限制在国内也有与其相近的限制政策。
然而,由于国内外价差较大,所以这些限制性措施的效果备受海外市场的关注。正如一位国外采购商所言,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并不相同,而且国内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内外差价的首要原因是稀土产品的品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目前我国稀土行业装备制造水平有限,生产出的稀土产品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其次,因为海关征收关税的时候,要在双方合同的基础上,考虑运输和保险的一些费用,来确定征税额。
此外,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些贸易企业长期占有大量配额,而生产企业要出口稀土只能通过购买配额指标,这无形中也抬高了我国稀土出口价格,非法转让的配额指标价格一度高达每吨50万元以上。
工信部再出政策规范国内生产 价格机制正在建设形成之中
事实上,我国加强稀土管理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国内执行指令性生产计划,而该计划执行是我国在此次诉讼案件中的有力证据,用以证明中国的稀土政策“内外一致,一视同仁”,其核心就是保护本国的资源和环境。
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管理的稀土产品,包括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生产、销售的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以及利用国外进口的稀土矿产品和从稀土废旧物品中提取生产的稀土产品。作为稀土生产行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在28日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印发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该通知明确指出了从事稀土矿产品生产和冶炼分离企业的准入条件,以及这些企业获取计划生产量的申报流程及时间表。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该通知,工信部要求各省(自治区)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指令性计划生产,打击无计划生产和超计划生产的行为。第十七条还明确指出,“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对计划管理、监督、检查不力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予以通报批评。超计划生产的省(自治区)和中央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超计划的产量核减该省(自治区)和中央企业下年度计划。”
与此同时,5月成立的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正联合入会企业积极研究稀土价格形成机制,并计划在此基础之上成立公开的交易平台。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马荣璋透露,该价格形成机制将梳理稀土产品的开采成本、生产成本、环保成本、技术成本、合理的利润水平、市场供需等,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个稀土交易平台,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来确认最终的交易价格。
一位参与该过程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关于价格形成机制问题已经有多家企业参与其中,包括地方和中央的“重要企业”,参与的企业最关心仍是最后交易平台的形成,“对于稳定国内稀土价格,平衡内外差价,打击倒卖配额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该负责人透露,初步确定的时间尚有待商榷,但最快有望在今年年内就能拿出具体的方案申报待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