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国家报》美洲版7月3日报道,中国及其他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的活力,为拉美很多国家带来机遇,同时这些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少的依赖美国和欧洲。
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委员会国际贸易和一体化处长罗萨雷斯发表评论:中国对原材料、食品、能源方面的需求刺激了拉美地区的发展, 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拉美能够在面对美国的次贷危机及欧盟的金融危机时,表现出很大弹性。
罗萨雷斯表示,在较短时期内,拉美的主要贸易伙伴结构已经发生变化。90年代末,60%的拉美出口产品运往美国,10年后,这一比例降低到40%,同样,拉美对欧洲的出口产品占总出口比例也从1989年的20%下降到2009年的13%。相反,对中国的出口所占空间越来越大,90年代初,仅有1%的拉美出口产品被运往中国,这一比例一直不断持续增长到8%。根据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取代欧洲成为拉美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虽然中国和其他亚洲新兴国家已经成为拉美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双方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同。拉美与加勒比地区经济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拉美对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南美,2008年,中国成为巴西和智利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国,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古巴和秘鲁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国,而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各国,中国仍然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市场。因此,总体而言,拉美和中国的贸易仍为逆差。拉美与中国的贸易并不对等,拉美地区对中国来说,并非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仅有5%的进出口针对拉美市场,这对拉美来说是个重大挑战。对此,拉美问题研究员麦莱尔表示,拉美企业家应该充分利用与中国的自贸协定,应该去中国,了解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并投入进去。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10%到20%,也就是说有1.3亿到2.6亿人。这就是为什么拉美企业应该了解到谁将是其消费者上帝,知道应该向这些有着很强消费能力的人卖些什么产品。
罗萨雷斯认为,拉美与中国的双边贸易还存在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产品差异。拉美对中国出口原材料,而中国对拉美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短期的利益也带来了忧虑,这种差异为双边共同投资提供了较小空间,限制了拉美各国更有效的插入中国生产链。二、拉美各国应该协调一致与中国进行谈判。目前拉美各国与中国的接触都是零散独立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战略,有着强烈的双边目的,却缺乏统一的口径。三、拉美和中国的关系仍然集中在经贸方面,应该开展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对话。
前智利驻华大使马塔认为,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决定了太平洋两岸地区的对话成为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