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厂矿发展将得到遏制,稀土价格将企稳回升
稀土行业治理风暴越演越烈。近日有消息称,既国家稀土战略收储工作启动后,整顿利剑将瞄准一向混乱无序的“稀土开采”环节。
据报道,国土部、工信部、商务部等多个主管部门正在拟定针对稀土采矿权的新准入条件规定,目前讨论稿已拟定完毕,将于近期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
此讨论稿中,对企业规模、采矿权申请人资格、采矿权人资金实力、退出机制以及安全、环保、土地等方面都有严格限制。比如申请采矿权的生产企业设立的主营业务收入必须超过10亿元,全国稀土采矿权将减少到65个等。
“提高稀土准入门槛必然会对我国稀土行业造成重大影响:企业兼并重组现象明显增加,小厂矿发展得到有效遏制,稀土价格企稳回升,稀土走私状况明显减少。”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安海轩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稀土行业的兼并重组已开展了好几年,并已初见成效。比如,四川18个采矿权已整合为7个,江西赣州市88个稀土采矿权整合为44个,内蒙古包钢集团已整合了区内全部稀土矿业权和稀土采、选、冶炼企业。
随着中小稀土企业数量的减少,中国稀土行业“多、小、散、乱“的局面正在改观,而这次10亿元的高门槛和65个配额的限定将进一步加强和加速大企业主导稀土产业的格局。
安海轩预计,上游稀土开采权的收拢必将为中下游冶炼加工企业带来重大冲击。稀土矿开采企业会逐渐渗入中下游产业链条,实施一体化经营道路,这必将带来兼并重组的浪潮,中下游企业数目将随之减少,企业规模有望大幅提高。
据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卓创资讯高级分析师朱志炜分析,目前在整个行业占有资质和资金优势的中铝、五矿、厦门钨业、广晟有色和中色股份等一些大型国企和央企将在这轮兼并重组潮中胜出,在以后的资源整合和分配上占据有利位置。
除了改善稀土行业混乱的局面、促进稀土行业可持续发展外,朱志炜指出,提高准入门槛将有利于取缔一些通过隐形渠道开采和销售的不规范行为,促使国内企业在谈判中达成协议的成功率,提高我国在全球稀土价格谈判上的话语权。
因其独特的化学物理性质,稀土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工业黄金“之称。着眼于稀土储备的有限性和广泛的用途、价值,许多国家都对稀土实行封存政策,但由于国内稀土开采的无序以及走私现象严重,目前国际上90%以上的稀土供应都来自于中国。
事实上,中国稀土的拥有量仅占全球23%,而且近年来,稀土价格逐年下降。与1998年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制度启动时相比,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10倍,价格却降低了36%。
但朱志炜认为,目前国内稀土的治理行为暂时还不能扭转稀土的价格。因为从总体来看,稀土价格主要取决于行业上下游的供需关系以及经济形势。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都处于比较疲软的态势,“没有基础上的支撑,仅从治理的角度来看,暂时还难以推涨稀土价格。”
虽然高门槛有利于保护稀土产业,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随着稀土采矿门槛的提高以及企业规模的限定等,一般的中小企业都难以逃脱被大型国企兼并的命运,这将对期待进入稀土领域的民资构成挑战,并可能加速稀土行业的垄断。
朱志炜表示,形成价格垄断并不是政府的目的,有关稀土价格的问题,政府一直都在做。比如即将建立的稀土交易平台,就有助于稀土交易的透明性和公平性,缓解价格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