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分析人士25日指出,中国可以运用“分散疗法”应对美日欧稀土诉讼案,包括在谈判、贸易、开采、下游产业四个环节,分散承担压力,以应对不利影响。
23日,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称,决定接受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请求,设立专家组对中国稀土以及钨、钼原材料出口限制一事进行调查、审议和裁决。
WTO专家组将于8月以后开始确定成员并进行审理。专家组一旦认定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违反世贸规则,就将建议中国加以改进。中国如果不服专家组的裁决,可向负责终审的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提起上诉。
“中国面临着巨大应诉压力,前景不容乐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说。
综合美国、日本和欧盟三方的观点,该案涉及的出口限制措施包括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对出口权的各种限制以及相应的管理要求,这些措施限制了中国上述资源的出口,增加了出口成本和负担,同时明显造成了市场扭曲,为中国制造业赢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根据WTO的相关规定,中国可以把某些产品列入适当出口限制的类别中,然而稀土却未列其中。因此,就目前来说,中国只能陈述事实,强调稀土的过度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
今年6月20日,中国公布了《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内容涵盖稀土现状、发展目标、技术进步、出口政策等多项内容。
白皮书显示,中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承担了全球90%的供应,稀土的过度开采,导致了稀土产区的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表示,赣州中重稀土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非常严重,治理将要花费380亿元的成本。
“未来几年中国的行业严格管理是要治理保护环境,而不是以这个借口去提高价格,去获取国际上的政治或者经济利益。”苏波说。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认为,由于中国相关下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起点较低,提高价格,外国制造商尚能消化,而中国下游企业却难以承受。
这可以说明,中国提高稀土的出口价格,并非为了追求利润而是为了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淘汰初级产品以及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减少环境污染,逐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西方国家对中国稀土出口的管控反应如此强烈,与稀土是很多战略型产业的重要原材料有关。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常常以防范中国用于军事目的为借口,对高新技术的对华出口进行严厉管控,本身也违反WTO的规则。
白明认为,中国要充分利用诉讼时间,多环节入手,不仅要力争谈判的胜利,也要加快稀土产业政策的调整。
在谈判环节,虽然中国获得全胜不大可能,但是可以争取局部胜利,尽量减小被动局面。
在贸易环节,逐步降低初级产品的出口比例,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中国不再卖便宜货,也能使相关国家加大对本国稀土的开采力度和替代产品的研发力度。
在开采环节,针对相关企业,中国要设立一定的门槛,并实行兼并重组,不断加大企业的环保意识,既可以稳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又可以淘汰落后产能。
在下游产业环节,一方面力促相关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增加加工环节,不断开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提高对稀土价格上涨的消化能力,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低效企业实行关停并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