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过山车式的稀土价格极大地冲击了中国钕铁硼市场。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稀缺是中国钕铁硼市场的现状。但稀土价格逐渐回归理性,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钕铁硼市场仍有光明的前途。
不论在稀土供应上的见解如何不同,有一点却是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共识:“稀土行业发展的未来在下游应用领域。”
中国的稀土产品主要应用于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储氢合金和抛光粉等稀土新材料领域以及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轻纺等传统领域。
据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马荣璋介绍,2011年中国消费稀土83110吨,占总产量的85.8%,较2010年的87025吨减少了3915吨。
其中,稀土永磁体是稀土最大的消费领域,消费数量为36600吨,占总消费的44.04%。新材料领域消费共有55010吨,占总消费的66.2%。
2011年,中国稀土永磁产量为88500吨,其中烧结钕铁硼为83000吨,粘结钕铁硼为4400吨,占五大新材料领域15.456万吨的比重为57.26%。
稀土价格震荡钕铁硼市场起波澜
钕铁硼是一种磁体,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磁铁不同,因其优异的磁性能而被称为“磁王”。
钕铁硼分为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两种。烧结钕铁硼易腐蚀,表面需镀层,一般镀锌、镍、环保锌、环保镍、镍铜镍、环保镍铜镍等;粘结钕铁硼各个方向都有磁性,耐腐蚀。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机械、医疗器械、玩具、包装、五金机械、航天航空等领域,较常见的有永磁电机、扬声器、磁选机、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磁共振成像设备仪表等。
以电子制造为支柱产业的日本对磁体十分依赖,除了极其需要中国的稀土外,还从中国进口速凝永磁片和注射成型磁粉。
然而,受去年稀土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中国钕铁硼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包头金山磁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山西磁材联盟理事长靳树森对《国际商报》记者说:“去年钕铁硼市场形势十分严峻,可以说出现了多年来罕见的困难。”
据悉,中国生产钕铁硼的厂家占到应用领域的60%。
“稀土可以涨价,但不能人为随便涨价。”靳树森说,2011年过山车式变动的稀土价格令部分钕铁硼应用产品退出市场。
以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为例,一台设备价格在300万~400万元左右,去年国内稀土价格疯涨了七八倍之后,原本100万元的材料费用变成了200多万元,只好不用钕铁硼了,采用超导材料代替。
风力发电设备也是如此,当每吨材料成本从60万~70万元涨至150万元之后,风力发电设备也只能被迫弃用性能优异的钕铁硼,转而拾起电转磁的老办法。
“钕铁硼退出后,就很难再进入市场了。”靳树森说。
目前,稀土产品的价格平均为每吨30万~40万元。“合理的价位大概是每吨50万元,只要不超过70万元,下游钕铁硼就不会因价高被迫退出市场。”靳树森说。
目前,许多去年以高价拿货,最终导致产品卖不出去的钕铁硼厂家持观望态度,不愿轻易出手买原材料,如果稀土价格还可以更低的话,此时出手无异于高价囤货,利润受损。以前,他们曾以8万~12万元/吨的最低价获取过原材料。
钕铁硼仍是朝阳市场
靳树森认为,钕铁硼最坏的一年已经过去,未来这个市场仍是朝阳市场。
日本HTA公司总裁、粘结磁性材料协会首席执行官原田英树说,钕磁体是非常重要的工业材料,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和硬盘驱动器数量在增加,同时由于日本每克磁体价格是中国的3倍,因此仍强烈希望能从中国进口有关的稀土产品和磁体。
实际上,每年中国钕铁硼以其工艺流程中的甩带形式出口供给日本的数量不在少数,但这个数字目前无法得到准确估量。
然而,日本在高附加值产品比如具有高度可靠使用性的磁性轴、磁性齿轮和多级磁体方面占据优势,中国钕铁硼低端产品较多,产能过剩,在这些高端产品方面则供应不足。
据靳树森估算,2011年中国钕铁硼产能为25万~26万吨,相较12万吨的需求而言,严重过剩。
靳树森用“低端过剩、高端稀缺”来形容中国的钕铁硼市场。他说,中国靠延长过期的外国专利的做法来生产钕铁硼,是目前钕铁硼市场发展失衡的一大弊端。
目前,全球高端钕铁硼产品占钕铁硼产品的30%左右。2011年日本生产了1万吨钕铁硼产品,中国贡献了约11万吨,约占全球钕铁硼供应的1/3。其中,中国的钕铁硼生产厂家有390多家,山西省占64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