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钱管制规定收紧,促使银行停止开立信用证
* 部分银行只开立三个月期信用证
* 未来几个月可能有一些合约出货遭取消
路透上海/香港5月16日 - 行业消息人士指出,由于中国展开打击热钱,一些中国银行业者已经停止为较小型的进口铜贸易商提供融资,规模高达数10亿美元的铜贸易融资面临压力。
进口商遭遇资金压力,可能会导致国际市场铜供应增加,不利原已疲软的国际铜价,但这可能有利于中国国内铜价。
中国今年第一季精炼铜进口达54.2亿美元,贸易商估计,其中约一半是融资铜。
消息人士表示,上海、浙江、河北及广东的多家银行,已经停止对铜贸易商开立信用证。
两名贸易商表示,中国建设银行及兴业银行都是已经收紧铜贸易贷款的银行。
迹象显示,热钱流入协助中国人民币最近几周频创新高,中国当局上周祭出管理新规,打击虚增贸易。新规将于6月1日生效,要求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
资金流与货物流严重不匹配的进出口企业,将难以取得美元信用证。
消息人士表示,一些银行已要求客户,如果尚未预定即期出货,短期内不要开立信用证,另外一些银行则只愿意开立三个月的信用证。信用证通常期为一年。
“因为传闻政府准备提出措施打击外币借贷, 一些银行从4月底就停止提供美元贷款,”上海一贸易商称。
虽多次试图联系中国建设银行及兴业银行,但未能取得评论。
**追逐更高回报**
2011年末以来,中国许多渴望获得信贷的企业转向进口铜,因为贸易融资利率要远低于银行贷款利息,而且私企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一些投资者利用进口铜获得的贷款来押注人民币升值,或者从房地产等其他领域获取更大回报。
把铜用于融资目的企业一般会先进口,并在商品还在保税仓库时会进行仓单交易,或将它作为去外资银行进行融资的抵押品。仓单是仓库收到存货后给货主出具的收据。
企业之间反复出售仓单意味着,资本流动将远远超过实货价值--这又转而放大了中国贸易额。
中国今年第一季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扩大至1,020亿美元,远超去年第四季的200亿美元,说明资本大举流入。
人民币升值也使得贸易融资更加有利可图,因为所需还贷的人民币金额下降。人民币今年已升值1.32%。
铜融资十分活跃,因而在最近的限制举措受到影响也最大,同时其他一些被投资者用作融资抵押的商品也受到影响,比如橡胶。
**取消订单**
信贷紧缩已经迫使部分公司取消进口计划。
“我们的部分客户由于无法获得一年期的信用证,已经取消了现货铜的进口,”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交易员表示。信用证期限缩短增加了买家的融资成本。
“我们不排除未来数月可能出现一些合约出货违约,”一国际贸易公司的交易员表示。
无法估计今年有多少合约出货可能受到影响。交易员估计每月精炼铜的合约出货约为18-22万吨。
部分银行已自去年末以来经缩减了铜进口融资贷款规模,因为上海保税仓库的铜库存激增,1月时达到100万吨的纪录高位,导致偿贷风险上升。
贸易消息人士称,广东的银行要求铜进口商提供一个买家,作为获得信用证的条件。
有人怀疑这个新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
“短期内这会对进口需求产生一些影响,但监管机构很难制定制度明确界定哪些是合法的铜贸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本金属分析师表示。
“监管机构自去年末已经加强对贸易融资的监管,但市场总会迅速应变,并找出一些监管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