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层面的“十二五”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基地规划即将浮出水面,作为钒钛资源大省的四川省政府也正在制订区域内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在这些规划出台前夜,钒钛行业的现状、面临的瓶颈、发展的方向以及竞争格局如何?规划的出台将给行业和企业带来哪些影响?证券时报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试图揭开钒钛之谜,让投资者对钒钛产业拥有一个更完整、更深入、更理性的判断。本专题分上下两期刊出。
“我们厂自去年投产以来,就一直在亏损。”在四川省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内,汪智德指着自己经营的钛业公司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五年前,一吨海绵钛最高能卖到28万元,如今只有当时的四分之一。”
奇怪的是,虽然一直亏损,汪智德却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他们正准备扩大产能,未来两到三年,公司海绵钛产能将由现在的5000吨提高到15000吨。 “我们最后的竞争优势就是科技含量与产品质量,随着国家十二五钒钛产业发展规划等行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我们相信钒钛产品终将迎来大发展”。
环保和技术制约行业发展
钒钛,作为稀有金属,用途非常广泛。据了解,钒主要用于合金以改善钢的性能。同时,目前钒电池已在美、加、欧、日、澳等商业化应用于风电储能、光伏储能及电网调峰。钛在传统领域广泛运用于漂白、油漆、造纸等行业,加工后的钛材则用于高端的航天航空、军事等领域。专家曾预测,随着新能源的迅猛发展和对钢性能要求的提高,两种材料未来运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不过,现实中的钒钛产业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记者采访了解到,汪智德的企业亏损的背后,反映了钒钛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我国钒钛磁铁矿存在特殊形式,无论在选矿、加工还是冶炼环节,环保与技术的壁垒都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产业很小,但专利太多了!”川威钒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对此感受颇深,他向记者透露,钒钛企业都在不断研究新的技术,从而形成自己的专利。 “越来越多的专利构成了产业的技术壁垒。”他说。
据攀钢研究院钒专家孙朝辉统计,2000年至2009年,全球共新增涉钒专利7123件,每年平均新增的涉钒专利约在800件,专利最多的是日本,约占22%,我国钒领域的专利占全球的10%,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近两年的每年新增专利约200件。在钛产品领域,也存在类似情况。汪智德透露,行业内封闭经营和各自为战,增加了企业的科研成本。
攀枝花市招商局副局长杨雨驰介绍,该市政府组织钒钛企业交流时,比如去宝钛股份、遵义钛厂等企业,只能通过当地政府联系才能进厂,而且一进厂就是在会议室座谈。“在遵义钛厂,我们提出去看现场,却被带到一个成品库。”回想当时的情形时,汪智德直摇头。
环保成本也制约着钒钛行业的发展。谈到企业为何亏损运行,汪智德举例:如果对环保只做简单处理,几百万元就能建造一条生产线;但要按照国家的环保标准规范运作,同样一条生产线,却要上亿元。成本的压力制约着产品的价格,尽管正规厂家的产品质量更能得到保障,但很多消费者却宁愿选择低端产品。
孙朝辉也告诉记者,若严格执行我国目前编制的《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全世界所有的钒工厂可能都要关门。现阶段,我国的大型钒企业,都在研究清洁提钒技术,主要就是为了突破环保的技术瓶颈。在这个领域走在最前沿的攀钢、川威集团等企业,都在清洁提钒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我国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石煤提钒。”孙朝辉建言,国家在对钒钛产业的宏观调控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石煤提钒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众多,甚至存在家庭作坊,他们片面追求利润,钻环保的漏洞,造成不公平的低价竞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
孙朝辉认为,从钒钛行业发展来说,允许谁生产或不允许谁生产,都是没有道理的。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谁能做到环保能够达标,谁就可以生产。“钒产业发展最大瓶颈就是环保,国家的宏观调控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引导。”据孙朝辉统计,从2000年到2008年,我国钒的消费平均每年增长约23%。
钒钛综合利用之路
“钒钛资源毕竟有限,若长期盲目的开采,谁也不能保证,这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稀土。”黄斌对资源利用的现状表示担忧。他认为,钒钛资源十分稀缺,如果没有资源,企业就很难进入。因此,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责任的钒钛企业,必须要做好资源的综合利用。
据孙朝辉介绍,目前全世界钒的可开采储量(不含中国的石煤)约1020万吨,其中俄罗斯占48.9%,南非占29.4%,中国占19.6%,澳大利亚占1.6%,其他国家仅占0.5%,此外,美国已经停止钒的开采。而来自全球铁合金网的消息显示,世界钛基础储量约17.7亿吨,我国占37%以上。
钒和钛在我国主要以伴生矿的形式存在于钒钛磁铁矿中,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与河北承德地区,其中又以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最为丰富,资源量为6.18亿吨,约占全国的95%,占全球的35%。其中,钛矿的储量占我国总量的90%以上。
近期,有媒体透露,备受关注的“十二五”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基地规划将浮出水面。据悉,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钒钛资源利用的重点任务。其中,在钒钛利用产业准入条件方面,《征求意见稿》对钒钛磁铁矿利用、五氧化二钒、钛渣、钛白粉等均有各项量化规定。比如,在钒钛磁铁矿利用上,选矿规模年入选原矿量不低于300万吨,且必须配套相应规模的选钛厂。钒资源回收率不低于92%,钛资源回收率不低于15%,资源中伴生的铬、钴、镍等稀有金属要实现规模化回收利用,钒钛铁精矿的使用必须要以实现钒资源的回收为前提。
在完善产业基地布局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现阶段钒钛资源利用按照钒钛磁铁矿为主,钛铁矿含钒石煤为辅的原则进行布局,重点打造四川省攀西地区,河北省承德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云南省滇中地区钛铁矿资源利用产业基地等。基地内企业由于钒钛生产规模扩大所导致的钢铁产能增加,须与所在省淘汰相应的钢铁规模相当为前提。
据了解,除了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四川省政府目前也正在制订区域内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并且已经由主管部门报请省政府审批。
面对国家层面战略规划的出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企业都表示了高度赞同,他们认为,要促进产业的发展,国家就必须加强对行业的规划,要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重点扶持有技术实力的大企业,在国家十二五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出台后,钒钛产业将迎来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