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一艘满载煤炭的货轮缓缓靠泊在钦州港天盛10万吨级煤炭专业码头,这是该码头上月正式投产后迎来的第10艘“海运煤”轮。该码头的建成投产,是改变我区煤炭能源储备、配送结构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区煤炭能源保障的战略性“支点”。
我区目前年消耗煤炭约6000万吨,自采煤量约800万吨,是缺煤大省(区)。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全区年煤炭消耗量将增长20%,“十二五”期末,年消耗量将达1.2亿吨,煤炭供求矛盾更为突出。
破解燃“煤”之急,钦州港的广西天盛港务有限公司抢占了制高点:建设大能力专业码头,建立“北煤南运”供应体系和海外煤炭配置基地。
钦州港崛起煤炭专业码头
没有煤,电厂就无能为力,没有煤,工业就没有热气。严重依赖外调煤炭的现实,使煤炭能源安全成为我区严峻的课题。
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广西天昌投资有限公司意识到,进口煤炭是广西经济发展的能源战略,市场潜力巨大。因跨区域陆路大宗货物运输瓶颈难以突破,公司转身向海。
2002年初,该公司投资6亿元,在钦州港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西天盛港务有限公司,组建集国际贸易、仓储、物流为一体,以销售石油液化气、成品油、煤炭及化工产品为主的大型能源企业。
4年艰辛,梦想成真。2006年11月,一个7万吨级煤炭码头、5万吨级油气码头在钦州港崛起,设计吞吐能力400万吨/年,煤炭堆场20万平方米,可同时堆载100万吨煤炭。
这是我区第一个煤炭专业码头,已成为广西众多火电厂及水泥厂的重要煤源。中央和自治区领导曾多次视察该港区,给予充分肯定。在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期间,该公司及时为广西重灾区提供4000吨石油液化气及十多万吨电煤,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
“这仅仅是开始,我们正在打造广西乃至西南的煤炭物流通道和储备配送基地。”广西天昌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耀宗说,2009年投资的10万吨级煤炭专业码头已在今年9月投产,一、二期码头同时使用,吞吐能力每年可达2000万吨,成为广西最大的煤炭专业码头。
在初秋的阳光下,钦州港鹰岭作业区内的天盛港务码头十分抢眼。这是一个现代化、专业化程度很高的10万吨级煤炭码头:卸船机、斗轮堆取料机、皮带机系统都是国内外行业内最先进的,还有32万平方米的储存场地以及铁路专线和火车、汽车自动装卸楼。
在该港区,四门大型桥吊耸立在轨道上,数十台专业的装卸机械各司其职,通过专用的传送带,将来自四面八方的煤炭,源源不断地传送到装配大楼,发到全区各地。
这无疑是广西煤炭能源的重要支点。
挑起改变煤炭能源结构的大梁
今夏的广西,旷日持久的限电,从城市到乡村,人人都有切肤之痛。
然而,痛从何来?
我区传统的电力供应是“水火互补”,丰水期以水电为主,旱季由火电 “发力”。
火电的能源是煤炭,俗称电煤。广西电煤自产不足,贵州煤源丰富,又与广西近邻,所以一直是广西的煤炭“能源库”,广西每年从贵州“进口”的煤炭最多时近4000万吨。
今夏,贵州因天旱少雨水电乏力而“控煤出省”,使广西“能源库”的供给量急剧减少,全区的煤炭供应连连告急。
“在煤炭自产不足的形势下,仅靠单一的煤源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广西煤炭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必须扩大能源的供应渠道,改变传统的煤炭供给结构,以确保全区的煤炭能源安全。“这方面,天盛港务走在了前面。”
天盛港务成立以来,煤炭经营一直是公司的主业之一,以海外进煤和“北煤南运”为经营战略。过去6年,该公司的海外进口煤炭业务已形成庞大的网络,与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印尼、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煤炭经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口的优质原煤源源不断地配送到区内用户。目前,该公司已建立了包括国电、大唐、华润等在内的各大电厂、水泥厂客户网络。海运煤还包括“北煤南运”的煤炭,经营公司依托国内海上运输条件,将煤炭从北方港口运至广西。“北方生产的煤炭很充足,无论是日照港(600017,股吧)、天津港(600717,股吧)还是秦皇岛港,煤炭储量都很大,如何充分利用北方的煤炭,是优化广西煤炭供给结构的战略性课题。”广西一长期从事煤炭经营的企业高管说,今年以来,我区通过海运进港的煤炭已近1800万吨,成为解决燃眉之急的重要煤源。
打造区域性煤炭储备配送基地
无论是“北煤南运”还是海外进煤,都是改善广西煤源结构的战略性措施。在沿海地区配套大能力的专业码头和建立安全快捷的配送体系,是实现这一战略性目标的前提条件。
“天昌投资”在7万吨级码头的基础上,再投入数亿元建设10万吨级的大能力码头,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践行者。
“大能力码头和自动化的装卸设施,是降低物流成本、形成市场价格优势的重要手段。”一常年在钦州港经营煤炭物流的相关业务人员向记者介绍,海运煤与贵州煤的价格有一定的落差,需要企业消化部分成本,才能提高海运煤的市场竞争力。“海运的特点是船的承载量越大物流费用就越低,10万吨级的轮船比7万吨级轮船到港运费要低1.5至2美元/吨。”该技术人员说。
“通过专业而先进的设备,可以大大提高装卸效率,一艘装满10万吨煤炭的轮船,只需36小时至40小时就能装卸完毕,比非专业码头要缩短两倍以上。”天盛港务常务副总经理陈凌说,一艘10万吨级的船提前离港一天,就可少付上万美元,这也是降低海运煤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 钦州港天盛港务的两个煤炭专业码头,都是公共的大能力码头,以此为龙头可加快煤炭经营要素集聚,以吸引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要素进入煤炭的营销、海运、陆上物流等领域。
广西自产煤炭不足,市场空间很大,我国北方多家大型煤炭经营集团一直关注广西市场,只因广西一直缺少大能力的专业码头和配送体系,影响”北煤南运“规模化运作。
天盛港务10万吨级码头的投产,为”北煤南运“进入广西市场提供了保障。
目前,天盛港务已与神华煤炭、中煤集团、天津恒运等大型煤炭经营企业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各方以煤炭到达钦州港为界分为上下游,从采集煤源经北方港口出煤再运到钦州港,由上述供煤公司负责,天盛港务则负责煤炭进港和完成广西境内的客户配送,形成一条相对稳定而快捷的煤炭供应链。
这样的合作,得到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广西燃煤管理部门的一位管理人员认为,这一合作模式解决了煤源和上游物流两大难题,同时合作各方都具备专业、规模化的经营条件,有利于稳定煤源和物流成本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