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变的政经形势影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变化。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1年9月,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为164.61万辆,同比增长为5.52%。其中,乘用车市场的销量为131.95万辆,同比增长8.79%。这略好于8月份的表现,但与上半年及之前的市场相比,市场的增幅已明显放缓。
不仅如此,随着因汽车保有量的猛增而导致的一系列诸如环境、能源、交通等矛盾冲突日益明显,政府行政干预的介入力度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这增加了市场走向的不确定性。经历了前两年的市场井喷之后,中国汽车市场除了豪华车等个别细分市场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外,整体表现已经趋向平缓。作为周期性较为明显的行业,中国汽车市场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受到的行业周期性调整影响,会否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出现一个阶段性峰值。
2011年10月8日至10月17日,本报汽车研究院与盖世汽车网就中国汽车的销量峰值进行了联合调查。本期调查中,共有2246位业内人士参与。调查显示,有42%的人士认为中国汽车销量的阶段性峰值会在未来的3~5年出现,35%的人士则认为这一峰值在3年内便将提前到来,只有23%的人士持谨慎态度,认为这一期限会在5年以上。
峰值到来
与之前对整个市场的判断不同,在经历一些的变化之后,多数人士的预测偏向保守。调查显示,30%的人士认为这一峰值会在2000~2200万辆区间,28%的人士则倾向认为会在2200~2500万辆区间。18%的相对乐观人士将这一峰值区间预判在2500~2800万辆。认为峰值可能会在2800万辆以上的人士则占到投票总数的24%,中国市场前两年的强大增长,在影响着判断。
不过,业界对未来几年中国市场的保守预估与国内外各大整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布局却形成强烈反差。
据不完全统计,单就目前中国本土的六大国有整车制造商(包含旗下合资企业),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在2015年的总产销目标已经超过2800万辆。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华晨和江淮的六大自主品牌在2015年的总产销目标同样达到了1200万辆。这种基于静态理想增幅预期而估算出来的市场规模,一方面反映了之前市场的火热程度直接推高了企业对市场的预期,另一面结合我们的调查数据则可以很好地说明市场拐点正在逼近,以致业界普遍降低市场预期。
可以看到的是,由于城市道路、停车场等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国内汽车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阶段性保有量的极限,从而导致市场销量相应出现阶段性下滑。参与投票的过半人士达到63%认为中国汽车销量在出现阶段性峰值后将会有回落的可能,主要是由于目前汽车保有量的增速已经远大于整个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对此明确表示反对者占到28%,认为中国的城镇化速度足可以消化逐年增长的汽车产量。
保有量之争
阶段性峰值的来临并不意味着市场面临全线收缩。峰值后的回落行情很有可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在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环境三者经过调整后,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根据我们的调查,37%的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保有量最终将达到3亿辆左右,22%相对保守和27%相对乐观人士对最终保有量的估值也分别达到2亿辆和4亿辆。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刚刚超过1亿辆。
对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认为,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限是3亿辆,达到顶峰的时间点大概在2025或2030年。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则认为,未来中国最高汽车年产销量3000万辆,汽车保有量最高可达4.5亿辆。而在前些年一些机构或团队对中国汽车保有量给予的预测数字基本在1.5亿辆左右,后逐渐将这一数字提升到2亿辆、3亿辆甚至更高。这表明,中国近些年来国民经济保持的稳定高增长以及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需求加大和购买力的不断提升,其程度往往超出了一般的数据分析模型所能企及的范围。
2011年6月份,由全球知名商业咨询机构艾睿铂(AlixPartners)与上海美国商会、上海欧洲商会共同完成并发布的《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展望》报告称,从现在至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额仍将保持高达15%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增长到超过1.45亿辆。
普华永道公布的调查报告称,得益于三四线城市的中产阶级蓬勃兴起以及综合考量汽车厂商对这一市场的开拓战略的推进,未来几年中国汽车产量将保持9.3%的平均增长率。到2017年,中国汽车产量将增至2700万辆。
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经形势稳定的前提下,中国汽车迟早都会迎来新的消费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