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期两天的“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在京圆满结束。在本次论坛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写入我国“十二五”的规划纲要中,国网今后5年计划投资1.6万亿元建设智能化电网;到2020年计划形成“五纵六横”特高压输电骨干网架,在中国基本实现坚强智能电网与特高压线路系统覆盖。刘振亚介绍,自从“坚强智能电网”这一概念被提出两年以来,我国智能电网的推进和普及一直在以试点的方式进行着。目前,我国已建成6个智能用电试点小区,在建22个智能用电小区,服务平台覆盖3.5万客户。同时也建成了上海世博园、天津滨海新区的中新生态城两个较大型的试点区。而智能电网的建成,将为我国大范围的能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实现电网用户智能节电
据介绍,坚强智能电网是一个完整的智能电力系统。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各环节的发展紧密衔接、相互协同,同时还具有强大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功能。作为为适应现代能源模式而提出的新型电网构架,智能电网具有结构合理、运行安全、运行控制高效灵活的特征,其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高度的自动化水平和自适应能力,对于调控我国电力资源分布问题和实现实时化、智能化、系统化的节电方案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小到个人,大到高耗能产业本身,智能电网可以帮助用户方便、准确地掌握每台家电或设备、工序的耗电量,并可对耗电量大的环节及时进行节能控制。
因而,本次电网论坛上,有不少专家指出,解决我国当前“用电荒”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节约能源,而节能的关键,就是从能源管理入手,推广智能用电理念与模式。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党组书记王广辉就在会上表示,节能将成为今后能源投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如果中国再不通过智能电网与智能用电模式来节约能源,将很难继续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我国无疑将成为智能电网最大的需求者。
举例来说,有调查显示,在居民日常用电方面,我国大部分用户对节约用电其实并没有采取实质性措施。从整体看,我国每万元GDP的能源消耗量为日本的4至5倍。而智能电网的应用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王广辉在会上举例说,现在每年北京要预备高达1000万千瓦装机容量以应对空调用电,从节能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而推广智能用电后,电网终端与家庭用电可实现调度联网。用户在开启空调后,终端能控制其他家用电器(如电扇、冰箱)短暂停电几分钟以节约电能,这种方式可使空调用电负荷降低50%。
实现全国范围电力调配
近年来,我国能源业发展十分迅猛,据统计,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的风电行业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如今已经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大风电装备生产国和装机国。2009年以来,我国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年起,财政部、科技部和地方政府开始联合推进大规模的太阳能应用计划,我国很快也会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世界领先大国。
然而,在能源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能源资源与消费需求依然存在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等能耗不高的地区,而70%以上的能源需求则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相距达1000-3000公里左右。
针对这一现象,刘振亚在论坛上介绍了我国未来的输电线路发展规划。2015年,国家电网将覆盖中国88%的国土面积,支撑9000万千瓦风电和8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的接入和消纳。到2020年,国家电网形成“五纵六横”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电网的实时状态监测和东西部能源的智能调度控制。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发展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并网技术,高密度多点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大容量储能系统、智能配电与用电技术以及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智能输变电技术。
同时,国家电网的相关人士也在论坛上介绍了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功能为电企和用户带来的迅速反应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智能电网集合各类非电力信息,包括气象、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甚至某个大型活动的用电趋势等等,为整体电网的综合预测提供大量数据,及时预测电网的运行状况,迅速发现并排除故障。全面实现配用电方面的信息化,充分融合电网的电流和配用电的相关信息,以实现各类峰值电源的即插即用,为互动用电提供技术支撑。
因而,加快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系统,对于实现电力远距离、大规模输送,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