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车展开幕前夕,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日报社承办的入世十年汽车论坛在穗举行,成为南方报业“龙行天下”系列入世产业分论坛的压轴之作。围绕“融合和创新”的主题,来自业内的重量级专家,以及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广汽乘用车、比亚迪(002594,股吧)等车企的负责人,一道探讨入世对汽车业带来的裂变。
入世十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增长了近8倍,是中国汽车业最快的十年,中国也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更重要的是,入世后,中国汽车业通过对外开放促进对内放开和改革,初步形成了汽车产业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形成“开放中确立大国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
这一宏大的背景,成为解读当前汽车业走势的最重要视角。专家和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的十年仍是中国汽车业的黄金发展期,在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则成为下一个十年的关键词。
焦点一入世推动“轿车进家庭”
作为一个职业生涯长达43年的老汽车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付于武对汽车业入世十年的发展作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老一代汽车人曾经这么说,不干到100万辆死不瞑目,我们谁也没有想到,经过了十年的努力,我们站在了世界产销第一的位置,形成了大国竞争优势。”付于武认为,汽车业在入世十年间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在开放中形成大国的竞争优势,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首先立足于开放,在WTO的框架下逐步融入了国际的分工体系,顺应、利用,而不是拒绝汽车产业全球化的潮流。其次在开放中充分利用给予自身的优势,通过自身的体制、战略和政策调整,使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围绕这条逻辑主线,汽车业在入世十年间发生了很多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
“我永远记得已故商务部部长吕福源同志讲过的一句话,"我们不讲让汽车进入家庭,我们讲积极引导个人消费。这个不犯错误。”付于武的动情回忆,让人回到了入世初期“轿车进家庭”的历史浪潮和激烈思辨之中。“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启动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如果没有WTO,我相信我们想进入汽车文明不知道退后多少年。”
正是入世推动了“轿车进家庭”浪潮的兴起,进而使汽车产业形成了消费主导生产的良性循环,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付于武介绍,十年来,由于加入了WTO,2001年以后,社会资源进入汽车产业的渠道得以放开,2010年汽车产销量超过1800万辆,占同期世界产销量7800万辆的将近四分之一。2010年汽车销售收入4.35万亿,总就业人数超过4000万,占城镇就业人口12%,税收9500亿,占全国总税收13%,汽车零售业占社会销售零售总额10%。
“这个数字不得了,汽车对GDP的贡献从2000年的0.97%上升到2010年的2.5%。所以,这个进步是巨大的,现在谁也不能看不起汽车,汽车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产业,这个问题也没有人质疑。”付于武认为,“房市涨到今天这个样子,股市上下窜动,只有车市不断降价,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不能说和WTO没有关系。说负责任的产业,难道只有汽车产业是负责任的吗?难道房地产产业不能负责任吗?当然,我想我们广大的汽车人对于老百姓的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做出重大贡献的。”
焦点二:“市场换技术”一直是假命题
但汽车业入世十年的历程显然并非一路阳光,入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汽车业带来巨大的挑战,甚至被舆论呼之为“狼来了”。如何应对挑战或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一直是汽车业在这十年间的矛盾。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介绍,如何在WTO的原则下,出台一些相关的税收政策,包括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以及自主创新,考验着政府的政策把控能力。例如当时定的进口车底线是在国内市场所占的比例不能超过15%,超过15%国产汽车就会出现大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汽车进入市场,这么多年来进口汽车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到4%。另外,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则提高外商投资项目的准入门槛,包括要求新建乘用车项目必须要有配套的发动机生产,并且继续坚持对外商投资整车项目50%股比的限制,同时规范了汽车产品标识,保护和支持自主品牌发展。
对于未来十年的汽车业,专家和业内人士均认为仍是充满机遇的发展期。黄永和预计,2020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将达到2800万辆。对于这个偏于保守的估算,他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汽车业面临一个重大困境就是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需要政策干预,这种政策性因素,在未来十年当中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影响会更大,对汽车产销规模的提升将形成制约。
而未来十年最核心的命题仍然是,汽车业如何在开放大局中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发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汽车自主品牌。而这么多年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的潜在逻辑,专家们认为并没有成功。中国车市成为全球除美国之外最开放的市场,70%的轿车份额为国际品牌所占据,但市场并没有换来技术。
“市场换技术是一个假命题。”黄永和语出惊人地指出,从1994年的产业政策,包括80年代初汽车产业大讨论,从来没有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合资合作是在当时轿车几乎空白的条件下,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的一个政策,特别是1994年公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它取得的最大效果就是国产化。如果没有这么多零部件国产化,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合资企业,也不会有这么多自主品牌企业。所以,市场换技术一直是一个假命题,只有以国产顶替进口的政策思路,没有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思想。
黄永和透露了一个数据,入世十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15%提高到2010年的30%,只是增长了一倍,而汽车整体市场规模则增长了6倍。
焦点三:合资和本土车企共同发力自主
“在未来十年,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要特别的强调,核心技术、关键的技术是靠我们自己打拼出来的,而这个打拼还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付于武说,他还明确指出,目前自主品牌传统汽车和国际水平存在五个方面的明显差距,包括整车开发技术包括数据库,底盘一体化控制方面和数据库,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和智能交通。
付于武透露,下一步,国家在核心技术引导政策制定时将主要围绕上述五个方面进行,同时积极支持联合开发。比如,目前积极推进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等都是对联合开发的探索。下一步,车联网联盟也要组建,要把信息和传统汽车联在一块。当然,还包括国际合作,引进国内外技术,不一定合资,但是我们可以合作,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原始创新的元素,核心技术是能够通过1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积累来缩短这个差距。
入世十年,广东也成为汽车业发展和创新的热土。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在论坛上鲜明指出,当前自主品牌的短板变得越来越日益突出,成为下一个十年中国汽车产业亟待突破的课题。但民族自主品牌并不是与合资企业无关。他认为,“接下来合资企业推进自主研发,发展自己的自主品牌,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合资车企在搞研发不是从零开始,起步会更快。另外合资整车厂必须培育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形成本土配套体系,才能有利于汽车业的发展。”
2007年,广汽本田率先成立研发中心,启动自主品牌车型研发,今年初上市的理念S1轿车引领了“合资自主品牌”潮流,目前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均已宣布推出自主品牌产品。
对于企业推动自主品牌发展的走势,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副部长杨嵩也深为认同。他强调创新是下个十年中国汽车业的最重要命题,而创新除了自主品牌之外,自主技术的创新更加重要,技术才是品牌的基础。企业对此必须建立研发中心,提升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创新、自主技术的掌握和创新,以及我们渠道模式的创新,这三点是我认为很重要的。”
“合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势在必行的,我们(母集团)的自主创新也会加大力度推进。”广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理谢世洪也结合传祺轿车的研发历程指出,未来十年汽车业的自主创新包括合资和自主两个领域的创新。但他强调,自主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站在世界的高度,通过整合国际资源推进自主创新。
我们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下一个十年的命题是什么?主办方的题目非常好“融合和创新”,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做融合,未来十年应该是创新,对于我们汽车产业来讲,对于主机产业来讲什么是创新?简单说就是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最核心是在三个方面创新:第一是品牌,第二是产品和技术,第三是渠道。
首先是品牌。东风日产启辰首款量产车明年上半年会很快上市。对这个品牌,我们在全国会建立完全不同于日产品牌的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单独做一个网络,是需要一系列的产品才能支撑,我们首先在深圳已经建立了4S店,明年我们将大量铺开我们的4S店,就是说我们无论从品牌的建立还是销售网络,我们都建立和日产完全不同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第二就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我一直认为自主进行创新远远比自主品牌创新重要,技术比品牌更重要,或者说技术是品牌最重要的根基。如果你是自主品牌,但是你的技术不是自主研发、自主创造的,这个自主品牌有多大的意义?所以我们的产品和技术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人的手上。近几年东风日产也是大力提升本土的研发中心能力,在日产系统里面,全球是按照ABCD四个级别衡量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和规模。目前有三个A级研发中心是在日本本土、美国、欧洲,在中国研发中心是B级,我们现在已经在做这个事情,会投入大量资源,希望尽快成为日产在全球第四个A级研发中心。自主创新、做大做强,这不是空话,真正落到实处的首先是要把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提升。
第三是渠道创新。当我们每次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包括去欧洲,我们就会深有感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会发现汽车文化、汽车营销、汽车渠道相比国外来讲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现在主要是4S店模式,但是现在出现大量的汽车后市场,其实还有很多与4S店不同或者与4S店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渠道模式。我个人认为渠道非常重要,并不是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也不是有技术就有市场和竞争力。国际品牌为什么强大?不仅仅是技术一方面强大,它在品牌营销和创新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入世带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就是关税在下降,关税下降之后就带动了汽车价格的下降。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测算,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的轿车,价格水平已经与美国市场价格水平完全一样了。因为国内汽车价格包含了消费税、增值税,还有教育税、城建税,是含了十个税种,美国市场价格是不含任何税的。
第二,我个人认为在谈判当中坚持了整车50对50的股比限制,为我们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提供了一个时间上的窗口,如果没有50对50的限制,自主品牌发展会更加困难。
第三,入世之后最难的是谁?不是企业,而是政府。我们在研究所有政策当中,最后一条都要进行WTO相关一些评估,但是有些政策没有办法,必须要放开,确实有些和WTO原则相违背。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政府出台的一些税收政策,包括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甚至是自主创新的一些政策确实非常伟大。政府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出台这种政策,敢于出台这种政策,确实对我们整个汽车产业发展影响非常巨大。
我认为今后十年自主品牌发展会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最近有一个说法是什么呢?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为什么这么说?在国内市场所有品牌,包括自主品牌,世界上所有品牌在我们这几乎都占了一席之地,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从今年以来自主品牌企业面临非常严峻的环境因素的挑战。
但是,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原因在于我们目前的出口是以自主品牌出口为主,我们的价格战在国内打,在国际上也打,在世界上每一个市场,特别是东欧、非洲,也包括南美市场,只要一家企业进入的时候,企业利润都非常高,两家企业的时候开始利润越来越低,如果三家的话,那就是真正的价格战。而跨国公司的产品是很难出口的,跨国公司基本上是以我们国内市场为主。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在今后十年,我认为会面临严峻的挑战,虽然有信心,但是如果自主品牌企业不再苦练内功,只打价格战,肯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纯自主品牌企业发展的环境会越来越严峻,我认为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来自合资自主品牌的竞争,我们的品牌优势没有,我们的技术也有相应的差距。第二个就是市场,自主品牌轿车发展还是非常慢的。入世十年来市场份额从原来的15%到去年的30%,市场增长了6倍,而自主品牌的市场增长率不是6倍,只是前进了1倍。
有一种说法,我们从1953年开始建一汽,1956年开始生产第一辆车,中国汽车业真正干了多少年好活?干了十年。也就是说从2000年开始入世的十年,也就是我们干了最好的十年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的汽车业,特别是乘用车,我觉得我们还是少年,虽然自主品牌不够强大,但让我们拭目以待。
入世十年可以称作黄金十年,汽车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建立,合资合作全面发展,民营企业异军突起,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有明显进步,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不断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开始进入汽车社会。
未来的十年我觉得还是历史的机遇期,仍然是黄金的发展期,我们最大的产业战略命题就是打造汽车产业强国,当前最大的挑战是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最大的机遇是新能源汽车,国家已经作为战略性七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汽车上一定要抓住历史机遇。
标准法规的国际化影响因素加重,重要领域技术标准加速升级,这是十年来的一个重要成果。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法规和标准,真正和国际初步接轨是加入WTO以后。我老付一生干这个行业,今年从事这个行业43年,我66岁。我办的最大一件蠢事就是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报,我们三家一起起诉北京市政府,因为2000年北京市政府用电喷,实行欧I,当时汽车是化油器,我们反对,现在回过头看我们是有点问题的,当时是比较错误。所以我说现在我们用十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盟20年的时间,我们的技术标准和法规迅速的向国际靠拢,我觉得是重大的进步,包括电动车,不要以为我们电动车标准滞后,我们的电动车的技术标准是处于世界前列或者领先位置。
而当前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有效人力资源的严重缺失,这是最大的问题。现在的人才问题,形象地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墙墙有洞,你挖我,我挖你,彼此彼此”。但是,我相信我们在发展中来解决道路拥堵、方方面面不协调等诸多的矛盾,我们一定要抓住未来黄金的又一个十年,实现由大到强的质的跨越。
未来十年中国车市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的经济是从东部和沿海地区逐步向西部呈现梯度发展趋势,沿海和东部发展比较快,举个例子说,今天的广州可能就是五年之后的武汉,现在的武汉又可能是五年之后的昆明。这个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也为汽车提供了20-30年的发展空间,保守来算,如果将来二三十年平均会有10%左右的增速,也就是说到2015年,中国汽车产业大概会有3000万辆左右产销。3000万里面自主品牌可能在30%占有量基础上有所突破,会接近40%左右,理想的话会有接近50%的保有量。五年之内A级车就是国内自主和合资合作的自主平分秋色,十年之后我想B级车也同样会走到这个局面上来。我们也分析了日本60年代,也是学美国人做汽车,经过二三十年努力,现在日本人做得比美国人好。韩国80年代学日本人做汽车,现在韩国人也做了比较高的境界。如果我们汽车的水准、品质、性价比、服务到了这个水准,中国也会走这条路,但是中国会有别于日韩。
中国现在汽车工业是大而不强的局面,一些跨国集团,还有合资合作的公司,基本上7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都是掌握在跨国集团控制范围里面。市场换技术,其实30年过去了,市场牺牲了,但是技术没有换来。但是,现在合资企业自主创新势在必行,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也要加大力度推进。我们,一定要通过整合国际资源态势,用世界眼光推进自主创新工作。未来十年就是我们中国自主创新奋斗的十年,也就是自主创新包括合资和自主两个领域的创新,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突围的关键的十年。
|